首页 >> 文娱 >> 读书 |
高群书:《风声》原著是大山 电影是山中的风景 |
|
中国网滨海高新:www.022china.com 时间: 2009-10-13 14:58:21 |
概要:电影《风声》的票房已经突破1.5亿元,直逼《建国大业》。网上对电影《风声》的议论也好评不断。该片导演高群书说,原作《风声》是最大的功臣。因为这个电影的成功,有一半的功劳属于书作者麦家。 |
|
|
|
|
电影《风声》的票房已经突破1.5亿元,直逼《建国大业》。网上对电影《风声》的议论也好评不断。该片导演高群书说,原作《风声》是最大的功臣。因为这个电影的成功,有一半的功劳属于书作者麦家。
高群书说,他第一次看《风声》是因为有人找他要把这个小说拍成连续剧,但是他看完小说以后觉得更适合于拍电影。后来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买了这个本子,决定拍成电影。阅读《风声》,有三点打动了高群书:小说的“局”,鲜活的人物,小说的名字。作者麦家借用剧中人物武田之手做了一个“局”,把主人公聚集在“裘庄”古堡里。此时,故事中的各路神仙开始大展身手,“秀”出自己的个性。高群书说,麦家已经把人物的性格都打磨好了,性格的特质都已经定型了,剩下无非就是在这个性格的基础上多描摹两笔。所以在观看电影的时候,人物一亮相,观众就清楚他们各自的性格了。麦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很鲜活,很可信。小说没有大段议论、心理描写等这些不好表现的文字。此外,高导还很喜欢“风声”这个名字。它既聚拢了真实生活的气息,又释放着扑朔迷离的味道。因此,在看完原作《风声》后的高群书,已经让这个尚未开拍的电影在他的脑中上演过一遍了。
高群书在阅读中感受到的是,作品已经触及了人性情感和良知的深处。这后来被定为这个电影的大方向。它的终结点是向善的,不管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大的趋向就是一个“神曲”。一个人怎么成为“神”?一个人成为神必须经过各种各样炼狱一般的磨炼。如果你经过了这些锤炼却没能把你摧毁,你就能够成为“神”。这本小说故事性很强。书中的叙事逻辑特别适合改编成电影,甚至不用做太多的改动。“麦家是用文字在拍电影,他给我们提供了一座大山,我们只是站在山顶上展现山中的风景。”高群书说。
高群书表示,现在的文学作品中像《风声》这样特别适合改编成电影的很少。他在平时读小说的时候很自然就会想到是否可以拍电影或者连续剧。可惜的是在他阅读的国内的小说里边很少有看完之后就能让他产生拍电影或者拍连续剧的冲动。高群书经常会去报刊亭买文学期刊来看,像《收获》、《小说选刊》等,《风声》这个小说就是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发现的。高群书觉得这些发表在文学期刊上的作品“有灵感的很多,像《风声》这样特别合适的很少”。有的小说能让人有灵感,但是还需要重新构置故事;有的小说塑造了一个特别好的人物,但是故事不行。如果想把它们作为电影或者电视剧的脚本,总是缺少东西。中国文学现在不太注重叙事,不太注重讲故事,不太注重展现平民化的生活。这一点上,高群书觉得《一句顶一万句》写得很到位。虽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作为导演,高群书认为,什么时候艺术还原于生活了,那就达到一定境界了。高群书觉得,把《一句顶一万句》拍出来,成就一定不亚于《白鹿原》。
最近,有几个小说高群书很看好,正在准备把它们改编成剧本。其中有张平的《十面埋伏》、海岩的《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还有龙一的小说《暗火》。在高群书看来,龙一的《暗火》和麦家的《风声》不同,《风声》是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做文章,《暗火》则是在一个开阔的世界里暗火汹涌。 |
|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