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秋季开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最佳答案:我州教育部门对做好秋季学期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发出通知 目前,秋季开学临近,我省及州内疫情虽趋于好转,但省外各地仍多点爆发,疫情形势不确定性极大。为切实做好我州秋
我州教育部门对做好秋季学期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发出通知
目前,秋季开学临近,我省及州内疫情虽趋于好转,但省外各地仍多点爆发,疫情形势不确定性极大。为切实做好我州秋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省、州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相关文件规定,我州教育部门对做好秋季学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发出通知。
通知指出:要提前 7 天加强防控措施
一是根据秋季开学时间安排,全州各中小学、幼儿园及中职学校师生员工及共同居住人员,务必于开学报到前 7 天返回学校(园)所在县域内居家进行健康监测(州内跨县市就读的返回户籍所在县域内居住地即可);学校所在地无固定居住场所的州外学生,由就读学校将本地疫情防控政策,提前 7 天逐一电话通知其本人,返校前 3 天将学生预计抵达时间、途径地及交通方式等报告学校所在地社区,严格按属地防控要求落实措施,在确保无传播风险的前提下方可入校报到。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员工因特殊原因不能提前 7 天返回的,由所在学校将原因及拟返回时间于开学前 3 天统计报教育主管部门分析研判,并对其做出进一步的要求。
二是全州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开学报到前 7 天,每天督促班主任对学生及共同居住人员外出流动轨迹、有无密接及时空伴随风险、核酸检测结果、健康状况等进行排摸登记,建立工作台账。对有风险人员及时报告学校,由学校协调其所在地疫情防控部门进一步研判处置,并在开学报到时重点盯防。
三是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学生报到前,安排部署好师生返校时及秋季学期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细化环节措施,靠实岗位责任,根据国家第九版防控方案相应规定,修订完善学校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对校园重点区域全面消杀,清洁好环境及室内卫生,核查清理超过保质期的防疫物资,及时补充购买,确保突发疫情状态下物资保障到位。
四是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国家第九版防控方案相关内容,切实增强教职工对防控政策及具体措施的知晓度和执行力。
通知强调:严格师生返校防控措施
一是各县市要根据辖区学校分布区域及人流密集程度,统筹安排各校学生报到时段,合理设置学生入学报到流程,对新生提供引导等志愿服务,协调公安交警部门做好校园周边路段指挥疏导,坚决避免交通拥堵或人流聚集。
二是学生入校报到时,要查验 72 小时的核酸阴性证明,掌握其和共居人员健康状况和近 7 日活动轨迹,严防有风险或有疑似症状人员入校。原则上禁止家长及校外人员进入校园,若特殊情况需进入时,必须落实“一扫三查”(扫场所码,查健康码、行程卡、72 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要求。所有进校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做好自身防护。
三是学生报到当天,学校要联系属地疫情防控部门为全体师生员工进校开展 1 次核酸检测,各县市教育部门要提前衔接协调。
通知要求:落实常态化监测筛查要求
一是开学后,全面落实封闭式管理,校外人员“非必须、不进校”,进校时严格落实“一扫三查”要求。加强快递等进入校园的物品消杀管理,严禁长期滞留堆放。
二是每周联系防控部门派人进校对师生员工开展核酸检测,学生每天按 20%的比例进校核酸检测筛查,每天筛查的人员要覆盖各年级、各班级、各宿舍及住校生、走读生。所有教职员工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必须保持在 72 小时内。
三是学校要对学生及家庭共居人员离州外出、密接及时空伴随等情况每天安排人员排查掌握,建立台账记录,特别是走读生,若预判存在一定风险,通知其暂缓到校。
四是要严格要求学生离校外出或上下学途中,坚持规范佩戴口罩,家校之间两点一线,不聚集,不去人群密集场所。
五是坚持“非必须、不离州”原则,严把师生员工外出关,有特殊情况需前往有疫情中高风险区的省市,由学校主要负责人签字审批后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凡因客观原因离州外出返回的教职员工,有中高风险区县域内低风险区旅居史的,必须落实 3天居家健康监测、2 次核酸筛查,无异常方可返岗;从无疫情地区返回的,需有 48 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且旅途中无密接及时空伴随风险方可返岗。
六是科学规范落实校园内重点场所定期通风、消杀措施,开展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演练。密切关注州内外疫情形势动态,做好应急准备,确保突发状况下处置科学高效。各县市、各学校收此通知后,迅速学习传达到每一位师生员工,督促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广大师生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