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文化

主页 > 文娱 > 文化 >

文化

带着现代的问题意,把握儒学的内在精神

发布时间:2022-11-18 13:55:22

  孔子为什么提出“畏天命”?儒家如何达到“天人合一”?与现代的生态和谐又有怎样的深层联系?蒙培元教授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一套“生”的哲学,在“生”的有机系统之中,人与万物一体。原来,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早已有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我们需要的是,带着现代的问题意识,回到思想的原点去深层地理解,去把握儒学的内在精神。

  用开放的眼光看孔子

  当下的“国学热”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人、中华民族的觉醒和自觉,这是有现实的背景的。一方面这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中国文化、孔子思想在世界的影响也很大;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的发展,让大家更加关注中国文化。现在,中国的发展主要是在经济层面,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不可能仅仅靠经济,必然要追溯到文化。中国的文化究竟如何发展,如何与经济整体性配合,就会引起反思。

  中国文化是多元化的,通常说的儒、道、佛是其中最主要的三支,而这其中,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则是以孔子为象征所代表的儒家文化。我们现在身处多元化时代,怎么看待西方文化的影响,又怎么看待孔子思想、传统文化?我想我们应该用开放的眼光看孔子,不要回到过去的那种自我封闭的心态。孔子的思想,以及其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应该居于什么样的地位?毫无疑问,当然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能丢弃自己的文化,一味地追随西方的文化,但是,我们同样也要以开放的心态吸取西方文化中优秀的元素。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假如离开了自己本身的文化,那么民族的精神层面上,生命意义究竟何在等等方面会遇到问题。所以,近些年来“国学热”的兴起从积极意义上看是好事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有一种排斥西方文化的倾向、民族自大的心态,这种倾向和心态都是不正常的。在这个各种“国学热”的潮流里,可以说掺杂着不少值得警惕的因素。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无论是从历史层面,还是从现实层面,我认为都可以这么说。对于孔子思想,目前也存在不少争议。有一些争议是知识性的,如何准确把握意思,属于基本知识的问题;有一些涉及如何理解孔子思想。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开展儒学的深层对话》,提出要摆脱过去那种肤浅、凝固化的、教条式的对于传统文化,包括对孔子的理解,要真正深入进去了解孔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深层意义和内涵。现在我们亟须做的就是这项工作。

  我们常常要么局限于西方人过去的解释,要么受制于过去凝固化的理解,很多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还没有真正地揭示出来,还有不少误区。所以,要重新来理解、走进去,回到文化精神的原点去认真地解读它,要用现代的眼光、现代的意识,使孔子思想与现在相接。这样做的时候实际上就把孔子的思想和现实自然结合起来,因为我们毕竟是现代人,有着现代的问题意识。

  儒家的生命哲学

  儒家学说包含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内容,从我们现在的问题出发去研究,可以发现很多过去没有注意的、被忽略的问题,而且是一些深层的问题。比如说,我认为孔子代表的儒家的思想是一种生命的学说,是关怀生命的。

  生命学说可以说是整个中国文化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不是一个表层的,而是非常深刻、有深层意义的,所以我们从哲学上来讲,儒家学说完全可以说就是一个生命哲学。这个生命哲学是与西方物理主义、机械论等等大异其趣的,在类型上完全不同。

  就生命哲学而言,很多人在讲生命哲学,而通常的讲法有两种。一种是从生命的本能、欲望、知觉层面讲,西方也有这样的思潮,代表的就是伯格森主义。另一种是把中国哲学讲成一种超绝的形而上学,道德本体论、道德实体论、道德的形而上学等等。我觉得这两种讲法都不无道理,但是其中任何一种讲法是否代表孔子和儒家生命哲学的真正精神呢?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要更加深层地回到孔子思想里面去,重新理解。

  中国儒家的生命哲学拿中国的语言来讲就是“生”的哲学。孔子说过:“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讲的就是“生”。天有没有言说?天若有言说,那就是神、上帝,所以,孔子并不认为天是神或者上帝。那么,天没有言说,是不是就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这样一个自然界呢?也不是。我们现在通常所理解的自然界是外在的世界。孔子讲的“天”究竟是什么?我认为孔子讲的“天”不是上帝、不是神,可以说就是自然界。但是这个自然界不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物理的、外在的、没有生命的、或者说已经死亡了的那样一个自然界,而是有生命的,而且是不断生命创造的自然界。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然界是神圣的。“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即指自然界通过四时运行创造万物,以这个形式来言说,就是无言之言。这个自然界是有生命的,和人的生命是绝不能分开的,而不是在人之外,和人相对而存在的自然界。“百物生焉”的“百物”也包括了人。

  这个意义上说,天即是自然界,而且是具有生命创造的、值得敬畏的、神圣的自然界,与人之间有一种内在的生命联系。为什么孔子要提出敬畏天命?我觉得这个理解是符合孔子思想的。而且这是非常伟大的思想,放在现代看,意义就更加明显了。自然界的生命的创造不仅是创造生命存在这个生物意义上的作用本身,更加重要的是生命价值的创造。孔子还说过“天生德于予”,“德”具有价值的意义,意即德性、道德。所以说,天不仅是创造万物生命的存在,而且还赋予生命内在的价值,这样的思想不能不说是深刻而伟大的。

  仁民爱物的现代意义

  我们再把孔子的这些思想加上现代的解释。自然界是神圣的,自然界创造的万物是有生命价值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自然界的生命,怎么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在自然界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作用又是什么?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中,我们看到了“仁”的意义。

  孔子没有明确地讲“仁”的确切内涵究竟是什么。孔子说“仁者爱人”,爱人不只限于一般的伦理学上的爱,而是包含更深刻的意义:我和别人不是一个“我和他”的关系,而是“生命共同体”的关系。所以,孔子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句我们常用的话是很有深意的。人与人之间由于生命同源,所以应该是亲近的关系。

  孟子继承孔子思想,明确提出了“仁民爱物”。有人说孟子的“仁民”和“爱物”是不一样的,其实有什么不一样?都是“仁”,只是人和物之间有差别而已,在生命意义上,“仁”不只是对人的,更扩大到对万物的爱。孟子的这个思想为宋明理学广泛接受,而且,宋朝大儒张载还提出“民胞物与”的思想。意思是乾坤是父母,人民是同胞,万物是朋友。这个思想并没有抹杀人与万物之间的差异。众所周知,孟子也很重视人禽之辨。孔子、儒家学说不是人类中心论,这是这个思想的重要的现代意义所在。

  孔子虽然没有提出“爱物”的说法,但实际上他在很多地方都讨论了这个问题。例如,孔子说:“孔子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不是称赞千里马的能力,而是称赞其德。很多人不理解,马是动物,怎么会有“德”呢?“德”就是品德,马是有品德的,这就是马作为生命的内在价值,马和人类是非常亲近的,是可以与人沟通的,所以不能仅仅当作工具去使用它,而是要看作朋友, 要有敬畏之心。可见,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有这样的说法,而我们现在才提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类似这样的话还有很多。《论语·乡党》篇的最后一章有一段文字:“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这段话我们历来的注释家没有一个确解,被认为是最难解的一段文字。现在,如果从生命智慧角度去理解的话,我觉得没什么太难理解:孔子和弟子子路到山里,雌雉(雌性山鸡)惊飞后又落下来,“时哉时哉”意即“来得正是时候”,子路对山鸡拱手表示尊敬。朱熹开始采用了这个意思注解这段文字,但他认为有缺文,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基本用了朱熹的注释,但是没有挖掘其中意义。

  现在把孔子和儒家思想整个联系起来看,这是一个很生动的画面。鸟落下来,是因为发现孔子不是去打猎的,没有害鸟之心。孔子说“你遇到时候了,这里没有人去害你”,子路以恭敬之心向它们致意。这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深刻意义。这段很有意义的文字却不太被人关注,甚至有的学者对此毫无印象。没有注意到这样的内容,恐怕不足以深层地理解儒家的思想。

  总而言之,所谓“生”的哲学至少可以有两层含义:其一,自然界创造了生命,本身就是生命体;其二,“生”是生命的有机系统,人和万物都在这个生命系统之内,人只是自然界生命的成员、一个部分。当然,人不是一般的成员,有着特殊的作用。这就是人有仁德,有人性,要爱万物,这是人的职责。人有主体性,要“赞天地之化育”“为天地立心”,这是天人合一的深层含义。而不是人居高临下,可以主宰、控制自然界,对自然界施暴来满足人的需要、欲望。但是,现在讲生态哲学的很多人并不能真正理解孔子、儒家思想中这样深刻的意义。实际上,这和中国传统文化是可以对接了,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回到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上来。但是我们很多人还认为生态问题、人与自然关系是现代才出现的问题,还是西方人先提出来的,我们只是跟着西方人的脚步,这又有什么意义?当然,并不是说西方有的任何东西都能在中国文化中找到,但是有些东西我们确实是有的,而且是有深度的、有高度的东西,作为中国人,甚至包括搞学术研究的人,我们自己不理解,恰恰忘了,这是很可悲的。

  对儒学要有情感的认识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和谐。如果和谐的出发点只是因为资源紧缺而去保护资源,只把和谐当作工具性的手段,那么早晚还是要走回头路。只有进一步去了解和谐的意义,从内在的生命关怀去理解和谐才有意义。人与自然当然要和谐,但是明白何以和谐,什么是和谐,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和谐才是最重要的。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国学热”是好现象,但若老是停留在这样的表面的热闹之中,真正的“热”是很难持续的。

  作为学者首先应该好好深入研究,同时应该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尊重学术、尊重知识、尊重价值的世态。另外,真正揭示出来的意义如何普及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是支持普及的,但一定要在理解的前提和基础上进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是比较缺少的,现在有这个热情、要求是很好的,要渗透下去,使人们慢慢接受,从读经典、做基本功做起,渐渐深入领会。而作为讲国学的人、研究国学的人首先要深入进去,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教育不是表面的。

  学儒学也好,学国学也好,不仅是要得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些心灵上的启迪,情感上的认同。我们现在的人情感已经很淡漠、很冷酷,对儒家学说中生态意识、生命关怀,缺乏情感上的领会,以至于出现关于儒家“生”的哲学讲授中的两种现象。情感是人生命最重要的东西,所谓“仁”就是爱心、同情心,我们需要培养这些情感。所以儒家学说不是西方的纯粹理性,是一种情感理性,这是不同于西方的特点。情感有积极与消极,正面与负面之分,儒家强调的是积极的、正面的情感,不仅可以和理性结合起来,而且可以达到敬畏、宗教层面的意义。

  敬畏是一种很高的宗教情感,康德也说“天上星空,心中自律”。儒家所一直秉承的,是不能肆无忌惮,对人尊重,对生命本身要有敬畏之心,这就是儒家“生”的哲学。宋代程颢说过:“天只是以生为道。”儒家的道,就是一个字“生”,这其中包罗万象,生命存在的问题、价值的问题、理性的问题、情感的问题等等都在其中。我们要体会其中意义,去把握内在精神,不能只是当作一句话的知识学过就算,没有进入心里。假如不能在心里生根、开花、结果,学国学或学儒家思想还有什么意义?

  (文章为蒙培元教授于2010年为三智学员的讲课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