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天津》播出后获得良好口碑 引起广大观众的强烈共鸣
最佳答案: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海河传媒中心联合策划制作的六集专题片《行进天津》近日在天津卫视收官,并在天视新闻频道重播。全片在古今交汇激荡的华美篇章中展现近者悦,远者来的
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海河传媒中心联合策划制作的六集专题片《行进天津》近日在天津卫视收官,并在天视新闻频道重播。全片在古今交汇激荡的华美篇章中展现“近者悦,远者来”的天津城市形象。专题片播出后,获得了良好口碑,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共鸣。该片大气磅礴,纵观古今,以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生动呈现了新时代天津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积淀深厚的革命底蕴以及灿若星河的名人名家。这部专题片的拍摄制作,融入了参与拍摄的每个人对天津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其背后的故事如一首写满爱的诗,着实令人动容。
■ 每一个镜头背后
都是对这座城市的回忆及自豪
专题片《行进天津》全景式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五年天津历史、人文、经济、生态、民生等各个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从振兴小站稻助力粮食安全,到守牢疫情防控屏障,从连续6年延长供暖,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天津的担当和城市温度,都让市民倍感骄傲。《行进天津》共分为《逐梦远航》《红色画卷》《星河璀璨》《魅力之都》《拱卫之城》《津沽韵味》六集,通过气势恢宏的影像语言展现了天津之美、产业之兴、底蕴之厚新时代天津蓬勃发展的壮美图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一座港口,便是和世界对话的一种语言。全球港口每装卸40个集装箱,就有1个来自天津港。天津港──全球第八大港,吞吐万汇,奔流不息,这里是京津冀及“三北”地区的海上门户、“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点。汉堡,德国第二大城市,这里拥有欧洲第二大集装箱港口,被誉为“德国通往世界的大门”。码头上,中国远洋的标志数不胜数,每年,汉堡港三分之一的集装箱货物,往来中国。“法国空客公司生产的飞机机头、机身、尾翼等超大部件从此起运,被不远万里送往天津港,在天津完成总装。通过这个细节,我们意在展现天津港‘志在万里,通达四方’的朋友圈。”总导演路一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这短短几秒钟的镜头,背后却有制作团队辛勤的付出。受到全球疫情的影响,在德国汉堡港的拍摄任务面临诸多困难,经历多方协调后才得以实现。路一帆说:“要拍到空客大部件装船绝非易事,为了寻找合适的拍摄时机,我们足足等待了三个星期。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很难从港区内进行拍摄,只好在海上租了一条拖轮,组织一路团队在海上进行拍摄,才拍到了如今呈现给观众的画面。”
天津,正在打造千亿元产值的航空航天产业链,以链集群,聚势赋能,为“制造业立市”提供坚实支撑。而制造之光,已在天津闪耀百年。1860年,天津对外开埠,成为通商口岸。
中国第一台火车机车、第一辆有轨电车、第一家机器造币厂、第一条电报线、第一座铁路大桥……多达百项的制造业中国第一在此诞生。
如何让历史中的印记贴近当下观众,成了制作团队反复思考的问题。路一帆介绍,拍摄团队尝试让这些过往的老物件与现实的人在虚拟场景里结合。“大家看到的背景是鸵鸟墨水、可耐冰箱,前景是各个场景里的我们,我们操作着牡丹缝纫机,推着飞鸽自行车,这是为了在虚拟的情景下把观众带入其中,拉近老的物件和观众间的距离。通过这么一种虚实结合的方式。看到其实这些物件离我们并不远,其实还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回想就能够感受到。”
天津人乐享生活,天津的美食自然少不了。谈起美食的拍摄过程,路一帆说,拍摄团队不仅希望拍出烹饪的过程,也要把成菜的色泽和味道通过电视语言呈现给观众,为此,摄制组下了很大的工夫。他说:“比如拍摄煎饼果子的烹饪过程,摊皮儿,油条的放置,刷酱等工序,我们前后拍摄了7遍。第一遍可能光影没调好,之后又觉得动作不够舒展,之后我们干脆从果子摊移到了演播棚里去。最终,我们采用微距摄影这种近距离、动态化的展现方式,把煎饼果子的风味给带了出来。”
谈及创作过程,路一帆说,从项目立项到播出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是团队面临的挑战。项目立项是在冬季,制作团队想呈现出天津四季四时的景色和景象。在整合现有的资源素材后,需要抢抓在初春和入夏时集中拍摄画面。“花期的时间大概是在一周左右,在拍摄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必须每一天都打足用满,从天亮拍摄到天黑,所以拍摄强度非常大。”令他欣慰的是,团队拍到了难得的画面,拍出了天津有代表性、“仪式感”的场景:五大道的花海、蓟州初春的景象、天塔的灯光秀以及解放桥开启等画面,这些能够唤起天津人对这座城市的回忆以及自豪感的场景,在《行进天津》里有丰富且多视角的呈现。
■ 每一个出场人物
都爱着脚下这片热土
行进中的天津,有看得见的都市繁华迷人情调,也有蕴含着城市风骨的赓续传承。于是,今天街头巷尾的红色印迹,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由爱国而奋起,由建党而牺牲,由不忘初心而奔赴使命,正是天津这座城市,跨越百年的红色画卷。天津,成为李大钊从乐亭老家,走向新世界的第一站。
2021年,一部讲述建党历史的电视剧《觉醒年代》火出圈,百年前的新青年,对于信仰和真理的追求,让今天的年轻人产生情感共鸣。剧中这个片段,令无数网友泪目,一遍遍登上热搜:1920年2月,为躲避北洋政府的抓捕,李大钊送陈独秀来到天津,由天津乘船去上海。他们坐着骡车,从北京行至天津海河边,难民流离失所、百姓饥不果腹的场面,深深震撼着他们的灵魂。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国家话剧院演员、津籍演员张桐是李大钊的扮演者。在天津的红色遗迹中,探寻共产主义信仰的真谛,张桐一步步走近这位思想的巨人。张桐说:“每一场戏我都会被大钊先生所感动,我不断地去摸索。这个人从来没为自己活过,他为国家而活,为整个民族的兴旺而活。军警对于五四运动的强烈镇压,在这么一种乌云盖天情况下,他可以说出‘九死而不悔,虽千万人吾往矣!’”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原副局长薛庆超说:“天津是中国共产党北方组织一个重要的策源地和大本营,在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具有重要的作用。当时天津是中国的一个对外口岸,共产国际的代表维经斯基到中国,首先来到天津,与在天津北洋大学任教的俄籍教授鲍立维和伊万诺夫取得了联系,他们两个介绍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与李大钊取得了联系。”
当镜头转向觉悟社时有这样一幕,在航拍的镜头下,一面党旗出现在觉悟社,这幅红色画卷在津沽大地上展开,这时一群和平鸽从空中掠过,画面自然顺畅。路一帆介绍说:“这个画面拍摄了好几版,比如无人机的运行角度,党旗在画面中的大小以及铺陈位置等,都会对我们最后的画面有影响。在成片里,无人机徐徐螺旋上升,为了能拍摄到和平鸽在我们画面里飞过,这一镜头我们等了很久。这样的画面往往需要前面拍摄10个到20个镜头,才能拿到1个特别满意的画面。”
要讲出天津传承百年的城市底蕴,又要展现历史与现在,这需要体现出古今交融的叙事感。以当下的内容为主,那又如何兼顾过去的内容?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制作团队采取了虚实结合的处理方式,这需要前期拍摄内容与后期动画相整合。路一帆说:“《行进天津》用当代视角来解读这座城市的发展。我们通过虚实结合的电视表达手段,用画面语言把观众带入其中。比如,现实画面的最后一帧变成虚拟动画的第一帧,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过去与现在的无缝连接,通过虚拟内容和现实内容,通过画面的巧妙设计,自然地呈现出来。”
天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教育界、科研界、文艺界、医学界等诸多领域星光熠熠的名人,他们推动思想启蒙,引领时代更迭,见证城市荣光。国之大者,以风骨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中医药走向国际,标准至关重要。张伯礼举天津中医药大学全校之力,五年准备,三年编写,聘请15个国家和地区的290位中医药教育专家共同参与编写的这套世界中医学核心课程教材,终于在2018年完成。现在,这套十四册近千万字的中医教材,正在被译成多国语言,发往海外。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说:“这证实了我们这条路选对了,中医药古老,中医药有很多宝库,但是要和现代科技结合,赋予古老的中医药现代科技的水平,这是我们这代人该做的,就是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作家周骥良生于1921年7月1日。这位与党同龄的老人,是爱国实业家周学熙的后人,也曾是一名地下党员。路一帆说:“周老是一位百岁老人,他在谈到天津发展时感慨良多。由于年纪大了,谈吐不是很清晰,但他说的每一词每一句都铿锵有力。当他讲到爱国实业的时候,我能感受得到他对于先辈的追忆,以及对我们天津这座城市深厚的底蕴感到骄傲和自豪。天津这个城市其实开创了很多中国的先河,一座城市能够浓缩我们中国近代发展的历程,这也是在其他城市很少见的。”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说:“天津的人,很朴实很重感情,所以我觉得,天津是个有人情味道的地方。家国的情怀,忠诚的感情,这是中国非常美好的传统。”天津浓厚的学术氛围,城市的包容性、开放性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正因此,叶嘉莹先生在漂泊半生之后,晚年回到天津,回到南开大学继续她的研究。
路一帆表示,“在人物的这种选择上,画面中我们的采访量并不是很大,但受访者说的是画龙点睛的内容,是非常有力量的一些表述。片中呈现30秒,其实我们在沟通、采访时下了很大工夫。通过采访对象讲述,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对这座城市的认识和情感,这激励着我们这支创作团队做好这部专题片,也希望电视机前的观众能够感同身受。”
■ 每一个故事
都展现了众志成城的坚守与温暖
早餐是乐活天津一天的开始。每天清晨,最长的队伍总是出现在煎饼馃子摊前。
乐小悦来自意大利,自从2013年来到南开大学读研,她就爱上了天津美食,尤其是煎饼馃子。沉醉在天津烟火气里的乐小悦,毕业后不舍得离开,她选择留在南开大学,成了外国语学院意大利语系的首批教师。她说:“所有的邻居都特别热情,我每天去上班的时候,‘早上好啊!’‘你吃了吗?’我真的很开心。我最喜爱的是天津的老百姓,因为天津、天津人真的都特别热情,我真的特别喜欢天津呐。”
30万字,历时一年,如同翻越一座高峰。2021年,由乐小悦翻译的意文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行》正式出版。中国声音,从海河之畔传到意大利。首批图书一经发行,便迅速售罄。翻译如同架桥,乐小悦让更多人走过这座桥,看到了真实的中国。
今年年初,奥密克戎疫情突袭津城,这对于摄制组而言是一次挑战。“天津在2020年打赢了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这次我们又要近距离的跟踪、记录天津如何在冬奥临近、春运在即的大的背景下控制疫情。”通过实地采风和拍摄,摄制组记录了很多感人生动的素材,而这也成了《行进天津》专题片里生动鲜活的内容。
三九隆冬,天寒地冻。无论是与疫情短兵相接的白衣天使,或是坚守一线的党员干部、志愿者,还是配合大筛的你我他,每一个人,都在为这座城市默默付出着。郑永伟是津南区咸水沽镇金华北社区志愿者,他的手被烫伤了,但他宁愿自己烫伤也不愿“大白”的手冻伤。他说:“我端锅的时候一下没弄好,水溅出来了,就那时候把手给烫了。我也是一名党员,我看看我手上的伤痛,比起这些医务人员的辛勤付出,我这点儿伤是微不足道的。”
摄制组跟随着津南区的医务人员走进社区,路一帆讲起令他感动的一幕幕画面:“一些志愿者们坚守在一线,他们为了克服困难,甚至把床都铺在了社区中心。有位餐馆老板也是社区的志愿者,他把为年夜饭筹备的肉类、蔬菜等食材全都做成了盒饭,免费发放给社区工作者和医务人员……拍摄过程中的这些点点滴滴都让我们非常感动。特别是我们在采访市民时,很多老百姓会说‘冷在医护人员身上,但是疼在我们的心里。’‘有总书记的指挥,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特别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生活在我们的天津!’大家这种充满温暖充满力量的话语,也深深感染着我们。”天津这座城市是温暖的,大家众志成城。
在近现代,天津创造了数不尽的第一,今天,天津又在不断传承和发扬它的传统。走向未来的天津,则在科技助力下书写着城市新的传奇。路一帆说:“我们希望《行进海河》把这些内容呈现给观众,让大家能够进一步了解天津,能够提升大家对这座城市的爱和自豪感。另外,我们也想把天津与国家、与世界的联系呈现给更多的观众。”
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鹏认为,《行进天津》突出了一个“情”字,“从总书记对天津人民、天津发展的深厚感情,到新老天津人对天津城市融入的归属之情,从城市对海内外企业的求贤之情,到对八方宾客的企盼之情,寓情于理、寓情于事、寓情于人,拨动着幸福天津、美丽天津的心弦,让人们沉浸在共情传播之中,体验出城市无尽的魅力。”
当代作家、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说:“我们天津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城市,一个城市的特点往深处说,实际就是这个城市的集体性格。这个性格离不开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天津这个地方,它一定是比较开放的,表现在天津人的性格上,天津人比较豪爽、天津人包容性比较强,这种厚道、这种亲和、这种幽默和对生活的炽烈的这种热爱。”
近者悦,远者来。
600余载岁月,一代又一代人,用奋斗、用拼搏,铸就了我们今天的“黄金时代”。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才是创造未来的力量。天津,正站在非凡的起点上,与1400万市民的梦想一起,再启新程,奔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