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文化

主页 > 文娱 >

文娱

周梅森:“只有让观众感同身受,影视剧才能做到不‘悬浮’

发布时间:2022-11-21 12:25:41

最佳答案:电视剧《大博弈》在东方卫视、浙江卫视黄金档播出。凭借老戏骨+演技派的演员班底,以及接地气的剧集风格等因素加持,这部剧收获了相当数量的铁粉。 《大博弈》根据周梅森自己

  电视剧《大博弈》在东方卫视、浙江卫视黄金档播出。凭借老戏骨+演技派的演员班底,以及接地气的剧集风格等因素加持,这部剧收获了相当数量的铁粉。

  《大博弈》根据周梅森自己原创的同名小说改编,在他的笔下,男主角孙和平套路一个接一个,不是只会板着脸的厂长;女主角钱萍直率洒脱,言行举止极富生活气息。刘必定、祁小华、杨柳、秦心亭、钱建国等人也各有出彩之处。

  对人物性格的精准拿捏,或许与周梅森足够丰富多彩的人生有关。建筑队、煤矿、杂志社……这都是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也是他得以接触不同类型人群的场域。

  一段挂职的经历,为他的写作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赛道。在此之后,周梅森把创作重心放在了当代题材上,写出了《人间正道》《人民的名义》等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

  他也可以很自如地在作家与编剧这两种身份中切换。《大博弈》依然是现实题材,周梅森期待着,通过这个故事,给历史留下一块记忆。

  说者随意,听者有心

  《大博弈》一开头,北方机械厂即将倒闭,头脑灵活的孙和平(秦昊 饰)被拉来救急,走马上任成为新厂长。在他的带领下,北方机械厂逆风翻盘,成功打进国际市场。

  在表现各类企业生存状态的同时,《大博弈》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表述,让这部剧多了几丝烟火气。比如,孙和平不是一脸严肃的形象,他一出场,是在卖老鼠药。

  卖老鼠药这个梗,来源于周梅森与一位著名重装动力集团公司老总的交谈。他记得,那位老总在最困难的时候曾远赴雅加达拓展市场,结果发现当地鼠患严重。

  “他灵机一动,从国内购来老鼠药售卖,在当地很快供不应求。”那位老总神采飞扬地告诉周梅森,当时在雅加达售卖一包老鼠药的利润甚至超过一台小发动机。

  他说得随意,周梅森听得有心。在创作《大博弈》时,就把这事写了进去。

  对于秦昊的演技,周梅森的评价是“很好”,“我不希望有一个霸道总裁式的孙和平。秦昊是文艺片演员,对角色的研究有独到之处,现在看来很接地气,也挺受欢迎”。

电视剧《大博弈》剧照 。剧方供图

电视剧《大博弈》海报 。剧方供图

  他能理解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当然,看惯了霸道总裁的观众可能会不满足,各人心中都有一个孙和平,秦昊演出了秦昊式的孙和平”。

  为历史留下一块记忆

  相较正在播出的电视剧,小说情节没那么富有戏剧性,但更深刻一些。比如,故事开始时的龙副书记又回来和孙和平搭班子,这让孙和平立刻“头大”,一时有点迷惘未来路在何方。

  小说《大博弈》直面中国制造几十年来走过的艰辛、悲壮之路。在书中,周梅森将制造业当初在计划经济基础上艰难起步,一直到最后走向辉煌的过程,全面地表述了出来。

  “很多人讲,工业题材、农业题材,写农民写工人没人看,我觉得我们这个国家还是以农民、工人为主,他们是我们这个共和国的基础,文艺工作者有必要、有义务为他们做些东西。这些年这类作品太少了。”周梅森说。

  他打算做个这样的尝试,《大博弈》即是成品。他说,无论孙和平还是钱萍,其中的角色都是大时代浪潮中,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有理想有抱负之人的写照。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了,我们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和参与者。而且中华民族也从来没有这么强盛过,没有这么辉煌过。”周梅森希望,通过这个故事给历史留下一块记忆。

  建筑队的小工 写小说的作家

  如果将人生的时间轴拉长,就能发现,周梅森之所以能将三教九流、各行各业的人物写得如此鲜活生动,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不无关系。

著名作家、编剧周梅森。受访者供图

著名作家、编剧周梅森。受访者供图

  因为家境贫寒,他小时候曾在山上砸过石子,在建筑队当过小工。为了挣点钱,读中学的时候勤工俭学,去煤矿下井,对煤矿井下的各个工种都多少有所了解。

  转折发生在周梅森二十三岁那一年。凭借出色的文学作品,他被调入杂志社,成为一名编辑,几年后出版了第一部小说《沉沦的土地》,里面就写到了他颇为熟悉的煤矿生活。

  他的家乡是江苏徐州。1994年,一个偶然的机缘,周梅森受到彼时徐州市市委书记的邀请,挂职徐州市政府秘书长。那短暂的一年,改变了他的文学创作方向。

  挂职期间,他得以近距离接触官场的生态,了解了体制内的工作流程,也看到了权力带给一个人的影响,“这些为我之后当代题材小说的写作打下了重要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课”。

  在那之后,周梅森一头扎进当代题材小说的写作,一直写到今天,写出了《人间正道》《国家公诉》《至高利益》《人民的名义》等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

  “正是过去那些年可贵的经历,让我既有了对社会观察的机会,也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他对中新网记者如是说道。

  只编自己的作品

  “既是作家,又是编剧。”实际上,对周梅森而言,两者都是很有意思的身份。

著名作家、编剧周梅森。受访者供图

著名作家、编剧周梅森。受访者供图

  不过,周梅森有一个原则,“我只编自己的作品,不放心给别人编剧。我把小说作为提纲,有人物、有故事,这就是提纲,剧本做起来就很顺”。

  这也导致他逐渐养成了一种独特的写作习惯:在写小说时会尽可能减弱某些情节的戏剧性;但在改编剧本时,又清楚地知道该在哪里推动戏剧矛盾往前走。

  所以,很多时候,周梅森的眼前原本只是两页纸的文字,但他可以瞬间编剧附身,想象出剧情的走向,人物的心理活动。

  从《人间正道》算起,他已经写了很多当代题材的小说,几乎都被改编为影视剧,其中不乏爆款。譬如《人民的名义》,从开播到结束,始终处在舆论场的中心,赢得众多好评。

  “只有让观众感同身受,影视剧才能做到不‘悬浮’。”以《大博弈》部分剧情为例,周梅森始终认为,许多人本身就是亲历者,只要用心拍,“现实题材剧会逐步被观众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