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文化

主页 > 文娱 > 文化 >

文化

中国的品格中儒、释、道三教的思想

发布时间:2022-11-18 14:13:10

  我们今天的课程就开始了,今天是要让我结合我那本书《中国的品格》来给大家这一段时间学过的儒、释、道三教的思想做一些贯通和那种提升。

  最近,我们这个社会上面出现很多的问题都在引起人们的反思,包括一些外国的媒体、外国的学者也在讲中国是一个书圣、礼仪之邦的国家,那么怎么会出现那么多的不讲礼仪、感情淡薄、淡漠的事情?甚至有些文章都帮我们在呼吁。2011年10月31日的《参考消息》上面就登了一篇日本人写的文章,警惕“铜臭味”污染中国社会,提出了那么一个尖锐的问题,很让人深思。那么所以我们这个礼仪之邦怎么会现在变成了一个唯利是图、“铜臭味”冲天的社会,我们刚才念《大学》里反复地讲了“德为本,财为末”,我们现在把这个本、末甚至颠倒了,这中间就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可以说我们传统中国文化出现了一种断裂,我们吸取外来的文化,这是没问题的,如果我们能够好好地、正确地去接受的话,是能够丰富、发展、提升我们的文化的。但是我们一定要以一种文化主体的意识去吸收、接纳外来文化。所以我在《中国的品格》里一开始就讲了我们要树立文化的主体意识,那么我们现在很多的问题出现了,就因为我们缺失了这种文化主体意识,我们盲目地去向国际看齐,向西方文化学习。我们不能对西方文化很好地去鉴别、去消化,所以产生了很多现代来讲是既不中也不西的文化现象。那么我想这里面就要树立文化的主体意识,要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有一个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面,我们会去热爱这样一个文化,要对文化传统尊重,然后还有一种自信。

  现在我们首先就得了解这个社会。现在的年轻人对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得是很少的,即使了解了,也是从一种消极的、否定的意义上面去了解的,因此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缺乏一种尊重和自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能树立起一种文化主体意识。到这几年,我们也看到出现了一种国学热的现象,也正是我们国人开始反思我们这样一个文化现象,中国的文化现象。我们长期以来对传统文化总是从一种批判的角度去介绍它,否定的这样一个立场去对待它,所以产生了这样一种割裂。我们简单地把西方工业引进了以后,又造成了许多的社会价值观念的混乱,所以才会有重新来反思我们传统文化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近年来这个所谓的国学热,不管是真热还是假热,不管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目的来了解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总的来说我觉得是一个好的现象。我们就应该来思考我们的文化应该怎么样发展下去?我们的文化要健康地发展,一定要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一句话“无古不成今”,没有古代哪来的今天。同样,没有传统哪来的现代,所以一个社会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过程,是不能割断的。如果这个历史中断了、割断了,文化割断了,那么这个民族一定会受到很多的灾难。所以我们要看到历史的连续性、文化的延续性,我们要在连续的过程中改造、发展。所以首先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征。

  我们可以看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总是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看作一种过时的农业文明产生的文化。上个世纪初,就把中国传统的文化称为旧学,而把西方的文化称为新学,有新旧之分,把中国的文化看作是一种落后的文化,把西方的文化看作是一种进步的文化。另外认为中国的文化产生在农业文明,西方文化产生在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当然要比农业文明来得进步了,所以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经常把中西文化的差异看作是一种历史的、时代的差异,我们要想进步,要走向现代,那么一定要否定我们的传统。这个里面是把文化和文明两个概念有点混淆,这两个概念有相冲的地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文明更多的是体现在阶段性上,像畜牧业的文明、农业的文明、工业的文明,都有一个阶段性,它可以说是以变动为特点,这个文明超越了前个文明而文化呢,文明中间由于许多人类的优秀成果的积淀,凝聚了一种文化的整体的价值观念或者我们说的一种民族精神,所以他相对的有一种稳定性,因此凝聚出的这种稳定的成果具有一种超越时代性。文明有比较鲜明的时代性,所以文化才有一个超越时代性,不见得我们原始社会的文明到了农业社会就完全不能用了,完全要被淘汰了。文化除了时代性,还有讨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甚至有一些是永恒的问题,很多问题只要是有人类在,这些问题就一定会有,所以文化里面讨论很多是人类社会永恒性的问题,不能简单地把文化和文明等同起来。文化文明是交叉的,这中间有很多共同的,但是我们要看到他的差异。另外,文化是在不同的区域中间形成的,不同的地区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文化还具有各自区域、民族的特色。所以文化差异除了时代的差异之外,还有地区的差别,或者我们说是类型上的差别。不同的类型,文化还有不同类型的差异,如果这种不同的类型他应该可以说是能够有一种互补的,都是人类在历史中间创造的,它之所以能够形成这种文化,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能够用一个标准来要求他,不同类型的文化能够互相存在而且又能够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达到不同类型的文化并存,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文化的多元性。

  文化不能够单一,一定要多元并存,这样我们会看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和生存环境中间诞生的,他跟西方文化的类型上的差别我们就可以看得清楚,也可以看到这两种文化的一个互补。我们现在有时候觉得这个文化跟西方有不同,西方的先进,我们的就落后了,其实我们没有想到中国的文化中很多因素、很多元素是西方文化缺少的,所以西方文化在向近代发展的过程中间,很多地方也是吸取了这个中国文化的元素。因此这两种文化如果能够很好地结合和运用,那是对发展起积极的作用,中国文化的人文特色对西方文化来讲可以说永远是一种补充,那么我们现在如果不认真地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很好地吸收、发展的话,其实是很大的一种损失,对人类整个文化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损失。西方从中世纪走向近代以后,人的地位急剧提升,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西方文化中间的单项向的思维方式给西方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从神的奴隶这种生存中解脱出来以后,人就变得很高傲了,认为人能够主宰一切,提出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天地万物都在人的掌控之下,以为人是了不得了,所以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首先发现人在这样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间,无穷地去攫取自然的资源来为人享用,很快的人开始变成了物的奴隶,无穷地去攫取财富,自身也深受其害。所以在上个世纪初,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的思想家反思了西方的文化中间出现的问题还是人的自我丧失,人从神的奴隶下面解放出来以后,结果一头又转进去攫取财富,变成物的奴隶,所谓的世界大战本质就是资源与财富的争夺,结果战争使那么多人丧失了性命,陷于痛苦,因此两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思想家都提出来要重建人文精神,重建人文主义,那么要重建这个新的人文主义、人文精神这些思想资源到哪儿去找呢?可以说是一口同声讲要到东方,要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所以很显然中国文化这种人文的特征,是对西方的这种神本、物本思想的补充,有互补的作用。到了上个世纪的末期,两次世界大战以后,虽然西方的很多思想家都提出了这个问题,而且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对当时中国许多积极向西方学习的人也敲起了警钟,也开始觉得不能完完全全简单地模仿西方的东习,有很多的反思。但是这些都没有让社会清醒过来,不管是西方也好,东方也好,中国也好,可以说都没清醒过来,虽然尽管有很多人提出了这个警钟,提到了这种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可贵,但是整个社会还是让发展物质、物欲满足人的物质生活这样一个思想占主流,还是全盘西化占主流。这个情况一直到了上个世纪的末期,也就是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征服给我们人自我生存都带来了危机,当然整个财富的追求给我们人类的精神损害也越来越明显,所以物质财富的争夺、人文物质生活的改善,不仅没有减轻人的精神压力,反而是增加了人的精神负担。所以现在包括在西方都在反思人怎么会沦落到这样一种地步,看到了我们只是一味地追求某个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

  我们都知道自从达尔文的进化论诞生以后,大家都觉得这是科学的道理,事物都是这么发展的,整个生物界就由低级到高级,于是人们的思维方式变成了什么时候都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好到好,这样一种极现实的思维方式,然后优胜劣汰,这是自然的普遍的规律,是整个世界现行的发展。但是随着世界发展的规律有前进也会有倒退,所以优的发展,是不是劣的就完全淘汰了呢?可能在优秀的发展同时,劣的东西也在发展,或者说还在继续存在,所以在中国近代进化论在中国十分流行的时候,当时就有一个思想家叫张岱云先生,他就专门针对这个进化论提出了一个看法,叫做据闻进化,他写了一篇文章就叫据闻进化论,认为这个进化不是单项的进化,而是双项的,所以他们最引人注目的一个说法就是善意进化、恶意进化,这个社会不光只有善进化,恶也在进化。他这个看法非常深刻,所以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间可以说是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什么东西它都是相辅相成的,不是你这个发展可以脱离那个发展,你这个善在进化,恶也在进化,所以我们看到文明在进化,愚昧是不是也在进化?不是说我们文明越来越高了,蒙昧就越来越少了,或者根本就没有了,我们看到的事实恰恰是,我们很多文明人所做的事情、所想的东西比蒙昧人更蒙昧,中国文化就是非常强调这种相辅相成,不是单一的,所以这种思维方式在现代也越来越被世界所认同。

  中国文化里面根本的精神是人文精神,以人为本,人要自身的主体性,既不能成为神的奴隶,也不能成为物的奴隶,所以在中国文化中对于神是没有一个绝对性的崇拜,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讲,神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神是听从人的,不是人去听从神的,所以神没有一个绝对的权威性,神是在帮助人的,因为中国文化首先是把天看作是万物的母亲,天地是万物的父母,所以这个父母总是要照顾自己的子女的。但他讲黄天无情啊,惟德是辅,有德我就辅助你,没德我就不辅助你,要把你抛弃掉,意思就是主动权交给你自己了,你能不能得到黄天上帝的辅助,就看你的德行如何了。所以中国的文化为什么总强调人道德的自觉和自律,德配天地,才能得到天地对你的辅助,你德不能配天地,天地不会辅助你。一个坚持人文精神、人文主体的人,他一定是既不能做神的奴隶,也不能做物的奴隶。所以为什么西方的一些思想家在中世纪的时候要向中国的文化学习,就是说中国的文化不做人的奴隶。而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又提出新的人文主义,新的人文主义的资源也要从中国来寻找,也就意味着中国的文化提倡不要做物的奴隶,要保持一个做人的尊严,做人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最根本的道德的底线,不能够见利忘义,再进一步来讲,像《大学》里面:德为本,才为末,你只有德好了财运才可聚啊,德聚啊,有了德才有储,有了储才有名,有了名才有财,所以有了德才可以聚名,才可以有储,才可以有财,才可以生财嘛,所以生财有大道,《大学》里面讲:“生财有大道”,就要以德为本,才为末,这才是生财的大道,这是中国文化的源,这是人文的根本精神。

  中国文化除了这种根本的文人精神,还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人跟万物也是一个整体,但是这个整体不是一个空洞的,所以世界的万物跟人都是整体关联的,不能互相分开的,你要想站到世界万物上面去,高高在上的,支配万物的,最后也一定反过来是伤害你自己,所以这个世界整体是关联的,这个方面受到伤害了,那个方面也一定会受到连累,你破坏了万物这个结果也损害了你自己的生存,所以这个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在西方的整个思维方式中间他总是把事物看作是可以分开的。对于中国整体观的思想,现在开始可以说在世界上已经引起了人们非常的关注,人不是孤立的,是跟万物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现在破坏了生态的平衡,最后连累了我们人的生存。人类现在其实已经异化到了极点了,现在人都是生活在自我创造的环境之中,对于整体自然的适应能力已经是越来越差了,夏天没有空调过不去,冬天没有暖气过不去,如果我们一旦供暖供热的系统出现了一点问题,人类马上就面临了灭顶之灾啊。所以为什么现在东方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在世界开始被人们越来越关注,这也是现在这个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一个是向传统的回归,一个就是在东方的文化中间去吸取营养,来补充现代这个主导世界的西方文化的不足、弱点。对于我们现在整个世界发展的这两个趋势非常明显,所以现在越来越关心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我昨天看到一则报道,西方现在强烈呼吁我们更要关注心理,而不要去关注药理,我们好像觉得药能解决一切我们生病的问题,看来不是,心理比药理重要的多,情绪影响健康,百分之七十六的病是由情绪所造成的。当然事实上,有的人认为百分之七十六还是很多明显的病,情绪可以看出来,其实人们的很多看起来是外来的因素形成的也是跟你的心理有关的。所以精神对于这个人的作用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病从口入,还是占病里面一点点的分量,更多的病是由心起,病由心起,现在人们是越来越认识到这一点了,情绪的积累,尤其是这个情绪不能够得到宣泄的话,对于人体的伤害是最厉害的,所以一定不要积累情绪,要能够给它释放,这个地方不能去宣泄,找一个好朋友去宣泄,倾诉倾诉自己,再不行,自我释放一下也可以。我们学道家,学道家的思想也是多方面,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以退为进。我就非常的强势,所以我要掌握时机,要以退为进,要用各种办法。另外我是一个弱势的群体,无法改变可观的现实,那怎么办呢,自我安慰一下,所谓的阿Q精神,为什么不可以呢,所以我说对于阿Q精神不要太过分地去否定它,庄子就是用这个办法。我刚才讲的那个前面是老子,老子是强势的人,有充分把握的,我退一步我一定可以进两步的。庄子呢,是弱势的,所以我自己宣泄一下,自我扩张一下,甚至是自我膨胀一下。反过来讲不要把这种情绪压抑住,最麻烦的是我们现在讲的抑郁症,自我封闭,这是最麻烦的,要看得开。

  我最近给一些企业家讲课,让大家谈体会,有一位企业家谈到一点儿体会,我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供大家来参考。他学了中国传统文化,学到了儒、释、道,他有一个体会就是:学了儒家就拿得起,学了佛教就放得下,学了道家就看得开,不错啊,挺全面啊!另外你儒家照样也是拿得起放得下啊,但是他把这三教用这三句话概况我觉的很有意思,后来我给大家介绍这个体会的时候,我就给它做了些补充,我说为什么儒家就能拿得起?为什么学了佛就能放得下?为什么学了道就能看得开?理解是有道理啊,光说拿得起,放得下是吧,其实我们一个人真正能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那么这个人一定是身心都健康,我们很多人是拿得起放不下,因为很多人既拿不起也放不下,更看不开,我们一切的烦恼其实都是来自这个,拿起来又放不下,拿的时候又是犹犹豫豫,拿不起来,该放下来的时候又是犹犹豫豫又放不下,那整天都在烦恼中间,整天都在苦闷中间。所以我讲为什么儒家能拿得起,儒家强调做一个人要敢于担当,要有责任心,要有责任感,儒家的道德讲的就是做人的一个道德感,道德最根本的是做人要担当起一个做人的责任,这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所以儒家的道德是强调责任而不是权利,这也可以说跟西方的文化有差异的,西方近代的文化就是强调维护个人的权利是第一的,只有给了我权利才去尽这个责任和义务。而中国文化中间的道德理念首先强调的是责任、义务,不过我又常常觉得道德本质上来讲应该是不计功利的,计功利的道德那就是一种等价交换的商业原则了,商业原则就是等价交换,公平合理。所以通过儒家说道德,根本原则是责任义务,不计功利的,这个原则充分地体现在董仲舒的两句话里:“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个是道德的基本原则,正谊、明道,它是不谋利不计功的。但是这个原则在现在很多人心中看来是行不通的,尤其是伦理学界就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那么有一些学者就提出过这个问题,这个道德的原则也应该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有多少权利我就尽多少责任和义务,没有权利我就不尽这个责任和义务,所以这个在学术界是有不同看法的,在古代也是有不同看法的。但是古代没有说完全用这个等价交换,而是说也要兼顾,就是道德跟功利是兼顾的。明确表达这个思想的就是清代的严源,他把董仲舒的这句话改了两个字,把这两个不字改成了义就兼顾了,“正其谊义谋其利,明其道义计其功”。另外刚才讲的不计功利的道德是一个最高的要求,只有少数人可能达到,对于现实生活中间大部分人可能就是要兼顾一下,希望他能够做到见利思义就不错了,应该说这个人的道德已经很好了。见利思义而不是见利忘义,见利忘义是不顾道德的,如果见利思义是有道德的,你要让他做到完全不兼顾,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还是要有这个原则,还是要遵循这个原则,不计功利。所以我常常讲的权利和义务是你道德的责任,责任和义务是你自身的责任,权利回报社会的问题,这个社会如果是对于能够认真付出自己精神的人不给予他自己回报,那这就是这个社会失去了公正、失去了正义,是这个社会的问题。我们也不是说道德就不要任何的回报,不是这样的,但是道德的原则出发点是这样的,社会一定要维护尽了道德的人保护他的权利,不能颠倒。我们现在不都在议论吗,救了别人,还被别人讹了,我们的法院还判他,这就是社会公正的缺失,使得人们不能再去遵循社会的这个道德原则去做事了。这个对于社会的心理影响很多,最近网上关于这些的议论太多了,所以我们现在儒家的道德原则以及道德原则下面的灵活性从“不”字改成了“义”字,但是绝对不能够说是把道德完全是变成一种等价交换的,等价交换首先是得到才去付出,那个就完全颠倒了,我们社会道德底线的突破也就意味着我们这个道德关联的模糊和混淆。

  我认为我们需要进一步来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儒家的文化,其实我们如果要把它概括一下,我常常就用四个字:从礼明伦。儒家非常推崇礼,认为礼就是信,如果大家都遵守这个礼的话,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有序的。所以礼是在规定社会上每个成员的身份,让你来认同你这个身份,然后来构建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叫做人伦。明伦就是让你明白社会上面你是处于一种什么身份,是一种什么身份的人,然后根据你这样身份去跟其他的人搞好人际关系。所以我们历史上讲,以儒治国,所谓的以儒治国就是来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其实首先要明确每个人的身份,有个定位,定位以后才会有处理。所以我们讲《周易》的易有三个含义,第一是不易,第二是变易,第三是简易。我们常常讲其中的核心是变易。《周易》就讲的变化之道,那么要变易首先要不易才能够变易,天地之间的变动,我们首先要明确这个天和地,明确了天地才能探讨天地之间的变化。

  首先人际关系要让每个人明白自己的身份,明白了自己身份才知道我们怎么样去对待别的人,这就是人际的交流。人是贵有自知之明,人最难的也就是自知之明,最重要的也是要有自知之明,所谓自知之明也就是要认清自己的身份是什么,在社会上我自己是个什么身份的人,每个人到了社会上一定有他自己的身份。人的关系可分为五大类,人际关系五大类就是五伦,有时候也叫做五常,父母、父子这一伦,长幼这一伦,家庭里面就有,父子主要是指家里面的,长幼既有家里面的长幼的关系,也有在社会上面的长幼关系,那么社会上还有什么呢?儒家讲的有君臣,君臣这一个概念我们现在肯定不会用它了,但事实上还会存在这一层,君就是领导者,臣就是被领导者,君就是统管的,臣就是分管的。我们现在企业里面、单位里面,你就要分清我是总管的,我就不能够事必躬亲地去做那些分管的事情;我是分管的,我就要做好我这个部门的事情,我不能去干涉别人的,更不能说以一个总管的身份去处理关系了,那就不行了,部门之间的协调跟上一级的领导来协调你们那是不一样的,是不是,所以必须要认清自己的身份是什么,就是你有一个名称,你是父还是子?所以在儒家里面我们叫做名分、名教,这种叫你认识自己身份的教育叫做名教。

  那么社会上面呢?社会上面的现实就是有不同的职位,不同的职责。社会上面很多的职务的不同或许跟很多人的智能、体能的差异有关系,不能说大家的智能都一样,大家的体能都一样,诚如这样,那么所有的事情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这个很害人的。现在我们总是觉得只要你努力就有成功的希望,这种鼓励是有问题的。不同的人能力是有差异的,不是某一个目标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有些人可以达到,有些人是一辈子永远也达不到的。而且所谓达到这个目标,还关系到每个人不同的兴趣。我兴趣不在这个地方,你非得让我达到这个目的,这不是害他吗?那么我们社会的整个氛围、学校的教育、家庭的要求,大概都是奔着一个假设的前提去做——就是大家的智能和体能是一样的,大家的兴趣是一样的。完全忽视了个体性的差异,结果成就了极少数的人,而损害了极大数的人。极大多数人的痛苦、烦恼都来源于此,他们自己不能认识自己,别人还不让他们去认识自己。我们很多人就是这样,因为父母的压力他必须学这个学那个,其实他心里面不爱这个东西,他心里面其实喜欢别的东西。念小学、中学没办法,到了大学解放了,没人管他了,学业什么都放下了,整天沉迷电脑游戏。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这种认识,我觉得我们过去老话说得很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喜欢干这个,他兴趣在这个地方,他的能力就是这个,所以他自己能力达到发挥得最好的,那就是最好的。可如果我们现在说把这个职业高高低低划分得不得了,认为只有一个职业才是有出路的,从政当官、做科学家、做演员等,把人生的道路给他规划得非常的狭窄。所以我觉得这不仅是一个伦常的东西,也是一个自我认识的问题,自我认识是最根本的。我们现在也常常讲,这个心理问题最严重的就是因为他不能认同自己,他永远是去跟别人比,不跟自己比。所以儒家要让我们经常自己跟自己比,你今天是不是比昨天提高了一点,在学习上、在人品上,今年是不是比去年进步了一点。我们现在更多的都是跟别人去比,跟别人一比,越比越痛苦,越比越烦恼。所以我觉得其实我们现在学习传统文化并不是学一点抽象的道理,而是要运用到我们现实生活中间去。儒家的这种为己之学,为人之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是《论语》里面也有的,《荀子》里面也有的,都引用了古人讲的。这句话从字面上解释,我们现在人肯定是一种误解,古代的学人学习是为了自己,现代的人学好了以后为了别人,那就成了古人自私自利,现在的人大公无私。其实这句话恰恰是反过来的,所谓“古之学者为己”,是为了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要有所受用,也就像孟子所讲的:人生来都具有四种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发挥出来就可以培养出人的四种道德品质——仁义礼智: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讲人一生下来这四种心就受到社会的污染,受到社会的腐蚀,所以就慢慢地丧失了。我们一切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这四个心找回来,所以孟子讲“为学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光找回来还不行,还要扩而充之。用荀子的话来讲,为己之学就是美其身,完美自己的身体,所以他说为己之学是“入乎耳,著乎心,为己也”,从耳朵里面听进去,然后记在心中,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间去,这就叫做为己之学。那么为人之学是什么呢,学了这些东西是去交换的,去贩卖的,所以荀子说这种为人之学是“入乎耳,出乎口”,从耳朵里面进去口里面就说出来了,贩卖了,没经过自己的实践,没有落到心里面,没有落实到自己行动中间去。因此儒家的学说反复强调就是自我认识,要自我提升。我们每个人都要反省自我,认识自我,自己跟自己好好地比一比,今天跟昨天比,今年跟去年比,这才能真正的做到像《大学》里讲的:“日日新,又日新”,这才能不断地提高。要跟别人比首先要跟自己比,别人的榜样是可以学的,但这个榜样我适合不适合学,我有没有这个能力学,你要有个自知之明。所以我觉得儒家这种所谓的自我反省、为己之学,学习怎么样做一个人,做一个人需要从什么东西入手。

  我想儒家是有个核心体系,核心体系是什么?万事从孝开始,百行孝为先,这就是他的核心价值观念。儒家的整个体系也就是从亲亲开始,“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样一步步推出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然后推展开去,爱民,民吾同胞,不仅仅我家里面的兄弟姐妹是我的同胞,天下的人都是我的同胞。所以由亲亲到仁民,仁民就是爱民,爱民再去爱物。这是一个由近及远、由内向外的推远的过程。对于孝道的理解,我们也是片面地宣传,宣传“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宣传这种绝对的、极端的行为做法。任何一个东西你把它推到了极端了,它就会出现这种问题了。但是中国的孝是不是让我们绝对的服从呢?不是的。我刚才讲了,在《荀子》里面就讲得非常明确“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是有原则的,不是没有原则的。11月4日,《参考消息》登了一篇西班牙人写的文章,题目叫做:“中国文化元素对海外具有吸引力”。他讲:一点是促进教育的核心地位,就是教育是第一位。中国历来就重视教育,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就是开发人的智力、智商,而不是着重于在教育人怎么做一个人,做一个真正的人,这是一点,中国文化对海外的吸引力第一点就是教育的核心地位;第二点尊重权威;第三是律己,就是刚才我的讲自觉自律;第四是公民道德;第五是为家庭奉献;第六是为寻求社会和谐为主体。刚才我们讲了儒家建了礼制、明伦的目的就是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尽责尽职的话,这个社会一定是有序和谐的。人家注重的是我们这些元素。还有一个是在《青年参考》上面发表的,讲到了一个英国的教师,叫做保罗·布拉纳根,这个人45岁得了皮肤癌,在2009年11月份去世了,他写了很多笔记留给了他的子女,里面就说到寻求满足感,他将来想出一本书叫做《寻求满足感》,这是他送给子女的最大的礼物,下面是文稿的部分内容:“要有礼貌,要守时,要常说请和谢谢,要待人和善,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即使你自己有困难也要体贴周到有同情心,要展现道德的勇气做正确的事,要谦逊,当知道错了要及时改正,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要把错误当成一种学习的工具,不要在别人面前诽谤另一个人,要帮助那些物质上贫困的人,要平等待人,要永远尊重长者,最后,要珍爱你们的母亲。他给他们的子女留下的这份遗产是最珍贵的遗产,全部是教他们做人的道理。他没有留给他们多少财产、金钱,而留给他们那么一本书,其中全部都是做人的道理,这值得我们来思考,这恰恰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神之所在。

  所以我们怎么去分辨精华和糟粕呢,道理上是要讲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哪些是精华你分清了吗?哪些是糟粕你又分清了吗?你认为是糟粕的东西如果我们今天运用得好,它是不是也可以转化为精华呀?在很长时间里我们把孝看作是糟粕,封建糟粕,可是我们今天如果能运用得好呢?我们的市委书记刘琦就提出来要大力在北京提倡孝道。我觉得这是对的,有一个报道讲:“中国的养老方式向美国靠拢”,怎么靠拢法呢?就是大量的养老院出现,老人都到养老院里去。所以这是逐渐离开了中国的传统,中国传统强调的是要养儿防老,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养儿不防老了。很多人认为这是社会一个进步的表现,我很纳闷,怎么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表现呢?是鳏寡孤独我们社会要把它包养起来,可是有子女的家庭你为什么不让子女去尽这个养老的责任呢?我们这些年来反对孝道,但是我们一直讲中国的传统是孝道,尊老,敬老,要给全社会的老人都要发养老金,当然数量也很小的,而且各个地方也不一样,我听说其实很多地方也没真正落实,因为这个养老金是让各个地方自己筹资金的,所以有的落实,有的并不落实。我觉得这就没有必要嘛,鳏寡孤独我们要养,但是家庭里面有子女的老人我们为什么不让子女来养?所以这个就涉及到我们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绝对不是把孝放在核心里面。

  再来看儒家,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以孝为本,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够把儒家孝道的思想演变成现代的这种观念的话,那这两个核心价值观念、核心价值体系一定是矛盾冲突的。所以我觉得现在这个问题是越来越值得我们来深入思考了,怎么样来继承和发扬我们这样一个传统的东西、优秀的东西,刚才讲了要分清精华和糟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实践上来讲,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分起来就很不容易。其实分清楚了,精华我们拿来了,我们用得不好,它可能就会变成糟粕,而我们过去认为是糟粕的东西,我们如果运用好了,它可能就是精华。所以对待传统,不是简单地去否定它,去抛弃它,而要看我们惊人的智慧怎么去转换它。“无古不成今,观今宜鉴古”,所以我们看今天的问题,最好能把古代作为一面镜子。有几句话想送给大家,一个就是我刚才讲的观今宜鉴古,这就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另一个,“漫道故语徒前训,须知躬行不负人”,不要说古人讲的话是过去了的旧话,只不过是前人的一些教训,我们要知道须知躬行,自己去做一做,自己去行一行,前人几代人的经验积累,它是有道理的,我们今天的人应该虚心地学习。我们现在有的时候做事看不起前人,觉得前人不如我们。但是前人的很多话都是生活、生命的经验的积累,所以我们如果能亲自去实践一下的话,它一定会让我们有所受益的,不会辜负我们的。

  最后我们还是要回到我们儒家的思想是让我们拿得起,就是因为它敢担当,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名分,明白自己的责任、义务,所以有这种忧患意识,有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所以才拿得起。当然这种拿得起也不是盲动,不是说去瞎干,而是要根据环境、条件的可能去做,一时做不到的,放着以后再去做,可是自己的责任应该尽到,叫尽人事敬天命。所以儒家的一个原则要见机而动,不要不适时机地盲动,如果时机没有成熟,现在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那你去盲动的话就会适得其反。这里又有一个很大的智慧在里面,要运用你的智慧去做,抓住时机,没有时机等待时机,创造时机,有了时机就积极地去做。总地来讲儒家是有这样一种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有一种社会的责任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有了这种敢担当的精神就拿得起。有时候我也常常想正由于我们缺少这些敢担当,很多做就可能是随大流的做,不管它这个大流对不对,这个时尚对不对。但是有的时候逆潮流而动可能是对的呢,有的时候逆潮流而动就是这个敢担当。对教育都是那么一个风气,国家三令五申地说要减负减负,可是我们没办法,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还是要带着我们的孩子去补这个去补那个,星期六星期日都没有。那我们如果有一个敢担当的,把这些统统都取消,再也不要去评什么分了,再也不要去评什么级,再也不要去比升学率了,我想这个东西就可以禁止了。我们在最不应该实施绩效的两个领域里面实行了绩效考核,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医疗,最不应该去实行绩效的地方实行了绩效工资。所以我们要有这种敢担当的精神,取消学校评比,所有的评比都不要。这个现象大家都看得清楚,但是必须要有个敢担当的人,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没有敢担当的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敢担当才拿得起,没有担当就拿不起。

  上午我们讲到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根本的精神,它的人文的精神,儒家的一些根本的理念,把具备仁和智这两个品德看作是一个圣人的一个标志。那么仁义的仁和智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有一个小的故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在《荀子》这部书里记载着这么一件事情:有一天孔子一个人坐在屋子里面,他的弟子子路进来了,孔子就问他:“怎么样才算是仁呢?怎么样才算是智呢?”子路回答说:“仁者被人爱,智者被人知”,孔子听了以后就给了他一个评价:“可以为士也。”可以称为一个士大夫的士,所谓士就是读过书的人,读过书的具有知识的。子路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子贡进来了,孔子还问他这两个问题,子贡就回答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孔子就给他一个评价:“可以为士君子也。”可以成为士里面的君子,就是读过书的一个明白道德、实践道德规范的这么一个人,我觉得这个评价要比子路稍微的高一点。一会儿子贡也出去了,孔子最心爱的弟子颜渊进来了,孔子还问他这两个问题,颜渊的回答说:“仁者自爱,智者自知”,孔子听了以后大加赞赏啊,他说:“可以为明君子也”,明就是明白道理,非常透彻的人,看得一清二楚,这种人叫做明。这里面有三个回答,那么显然孔子非常赞赏的是要能够自爱、自知,因为自爱、自知才能爱人、知人,才能够被人爱、被人知。

  儒家核心的道德价值观念应该说从自己做起,一个讲德行的人一定要懂得自爱,一定要能够自知,一定要能懂得自爱和自知。那么现在之所以道德败坏,不能够遵循道德去做事、做人,就是因为缺乏自爱。自爱自尊、自信自律这都是中国人最提倡的一个德行,必须要从自己做起,严格地来要求自己,那么我们讲到儒家拿得起,讲到学了佛家的思想能够放得下。为什么这样讲呢,为什么能够放得下,其实在所有的放不下放得下里面,最难放下的就是自我,自我最难放下,你可能想通了,身外之物都可以放下。但自我放不下,自我里面可能有实际利益的东西可能也能放下,可是往往虚名就是放不下,我们常讲名利,名是虚的,利是实的,中国人经常讲,名是一条缰绳把你套住了,利是一把锁给你锁住了,所以叫做名缰利锁,一个人最难打破的也是这个东西,实利放下了,虚名放不下。佛教集中力量破的就是破我执,对自我的执著。佛教的根本观念可以说用两个字就可以概况,一个是苦,一个是空。苦也可以说是佛教的生命观,生命充满了苦难,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苦难的过程,生老病死。可以说创造佛教的释迦牟尼最初也就是看到了生命在生老病死中的痛苦,他才想到人为什么会有这种痛苦。生老病死之外,佛教还有其他的苦,叫做爱别离苦,相爱的人要分别了,烦恼啊,痛苦啊,你喜欢的东西丢失了、毁坏了,你也痛苦啊,叫做爱别离苦。跟这个相对的就是怨憎恨苦,冤家聚头那也苦,不喜欢的东西一天到晚地放在你面前,你要躲也躲不过,痛苦不痛苦。还有呢,叫做求不得苦,追求、欲求,得不到,那也苦。

  佛家认为最大的苦是什么呢,就是自我的执著。在佛家里面叫做五蕴炽盛苦,佛教认为一个生命体就是由五个因缘聚在一起而生存的,炽盛就是燃烧得很猛烈。五蕴就是一个生命,孕育一个生命是由五个因缘交织一起而有的。哪五个方面呢?佛家的话里就叫做色、受、想、行、识,叫做五蕴。色就是指我们的肉体、形体,受、想、行、识都是指我们的感觉、精神活动。受是指我们的感受,也就是我们的肉体感官跟外界接触以后所接收到的那种感觉,眼睛看到的颜色形状、耳朵听到的声音、鼻子闻到的气味、嘴巴尝到的味道、身体接触到的物体,这是受;想是把这些感受到的东西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总体的形象;行,就是行动、行为,一种动作;识就是一种分别、分辨,这是什么东西,那是什么东西,这是个好的,这是个不好的,等等的一个这样的分别。所以这个五个集在一起就成了一个生命了,生命体就是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结合,这五个方面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生命,人们就意识到这就是我了。所以我们常常把一个人称作是五蕴身,就是一个生命体就是一个自我,那他就有这五个方面集成。如果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就叫做五蕴炽盛,这个给我们带来非常多的烦恼,我们很多烦恼就来源于自我的执着,所以一个人以我为本的话,他一定是放不下的。所以佛家一开始的时候就是要破除这种我执,集中力量来分析这个问题,让你认识到这种五蕴身。五蕴结合成身是一种因缘聚会的结果,因缘有聚就一定有散,不可能是永恒的。佛教不仅认为一个个体生命是如此的,整个世界也是因缘聚会的结果,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聚会的结果。

  佛教当时提出这样的一个理念是针对当时印度占主导地位的这种宗教文化的观念提出来的,当时在印度占主导地位的宗教文化叫做婆罗门宗教,婆罗门教认为世界就是神创造的,人的命运也是由神来决定的。因此它是讲一种受命,命运你自己无法决定的,是神来决定的。佛教认为这样一种道理是错误的,认为原因都在于神是错误的。佛教认为这个世界不是神创造的,世界是本身各种姻缘的聚合而有的,这些因缘集合在一起了就有了这个东西,那些因缘集合在一起了就有了那些东西。所以整个世界是种种因缘的聚会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互相分不开的,都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所以这个世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不是神创造的,这在佛教里就叫缘起,诸法缘起。缘起是佛教里面一个最核心的理论,也就是佛教来证明它讲的空这个道理的理论依据。佛教讲空并不是说没有了这个东西叫空,而就是因为讲万法都是缘起的,因此有聚就有散,是无常的,不是有恒的,即使现在暂时还存在,那最终还是要灭亡的。所以有生就有死,有聚就有离,有聚就有散,这是整个宇宙的一个规律。一个生命只不过是一个暂时的存在,从根本上来讲,他总是有一天要消失的,所以佛教认为这种缘起的法是无常的。

  缘起的法不仅是无常的,而且它既然是各种因素在一起的,也就是没有一个独立的自我,我们说色、受、想、行、识,聚在一起了就有了自我,就有了这么一个生命体,那么这里面的任何一个因素都不是独立的,色如果离开受想行识,也不成为一个生命,受想行识离开了色,也不成为一个生命。虽然色受想行识聚在一起成为一个自我,成为一个生命,而这里面的哪一个也都不可能独立地是一个自我,这在佛教里面就叫做无我,任何一个缘起的特点就是无常的,无我,佛教讲的空就指的这个来讲的,无常和无我,要我们看空了,看空了就要看到他现象世界的无常和无我,所以要放下自我必须要看清楚我这个主体是无常无我的。佛教是因为明白了这个世界是一个无常缘起的,可以说你对任何东西的执著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他能放下。你不明白缘起无常的道理,老执著自我,那就要经历这些痛苦。所以这些痛苦并不是外来的,是你自己认识不到这样的道理而形成的,你不明白这些道理,老是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有独立自信的、有永恒的主体,所以有这个追求那个追求,通过你的身口意三个方面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佛教讲了你的命运不是神来决定的,是由你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来决定的,所以佛教讲自作自受,不是外面一种力量来决定你,是你自己通过你的身口意三个方面造业,所以你就会遭到这样的报。所谓的身口意拿现在的话来讲的话,身相当于我们各种各样的行为、动作,口相当于我们各种各样的言论,意是我们的思想观念。

  因此一个人的命运是由自己来决定的,自己来改变的,命运由自己来决定也可以由自己来改变,那就根据你这三个业怎么去做。佛教又把这三个业展开来讲,身,身体的身,身业,身业有三个方面,叫做杀、偷、淫:杀生、偷盗、邪淫;口业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是妄语,就是假话、不真实的话。第二个叫做绮语,绮丽漂亮,好听的话、动人的话。第三个叫做恶语,伤害人的话。第四个叫做两舌,就是搬弄是非,所以口业有这四个方面;然后意业,也就是你的思想,你的观念,佛家也讲有三个方面,叫做贪、嗔、痴:贪就是指贪欲,贪食、贪色、贪迷、贪利,都是贪。嗔,是嗔恚,嗔就是指嗔恚,也就是一种怨恨,怨天、怨地、怨人、怨事,我们人很多的苦恼,是来源于贪而得不到。最后就是痴,愚痴,佛教里面就叫做无明,就是看不清问题,看不清现象、世界,无明,也就常常被现象的外表所蒙蔽了,看不清现象背后的事物的本来面貌是什么,他看到的都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东西,所以这个痴啊就是看不清,我们老被现象的外在的千姿百态、千差万别所蒙住了。从根本上来讲,这个现象世界也好,主体世界也好,都是一个样子的,现象世界本身并没有说我这个是尊贵的,你这个是低贱的,现象世界本身是不会有这个区别的,所谓的区别都来源于你心里对他产生的分别,所以要破这个无明,也就是要破这个愚痴。所以佛教常常讲,人不断在造实业,实业有善有恶,那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这个报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很直接的、很立竿见影的,那要看条件,所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皆报。所以讲因果业报,这个是佛教来讲,那么他就是用缘起的理论,事物都是因果相连的,世界上没有无因的果,而任何的因,只要缘足了、缘聚了,就会转变成果。任何的果都是可以找到他的原因的,任何的原因只要条件一成熟,他都会结出果来,所以叫做因果不爽。

  我们很多人都批评佛教的因果报应好像是一种迷信,一种宿命论,其实佛教讲的因果不是一种宿命,宿命是不可改变的,而佛教承认你的果就是由你自己造的因转换的,既然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只要改变你造的因,当然可以改变你所收的果。大家如果有机会的话,到庙里面去可以看到有一本结缘的书《了凡四训》,《了凡四训》第一篇讲的道理就是命由己造,命是由自己造的,所以佛教的因果观,或者是业报因果、因果轮回,不是一种命定的。而是讲造命,命是由你自己造,因此你也可以改变你的命。当然佛教也并不是说仅仅停留在这样的一种层次上面,所以很多人并没有真正地了解佛教。其实佛教是对因果报应、对于轮回做出一个它的解释。这个关于因果业报、轮回是印度文化中间一个普遍的东西,尤其是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婆罗门教所提倡的因果轮回报应。但是婆罗门教认为这些因果报应最终的掌握最后的决定权是神。而佛教是对这个东西做出一个解释,命不是神来决定的,而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佛教追求的一个最高境界并不是在这个轮回里不断地变化自己的命运,而是要根本地超脱这个轮回,也就是不要在生死轮回中间去轮回了,叫了脱生死,超越轮回。进一步来讲,苦乐是平等的,所以我们不能只去追求乐,不要苦,其实乐里面也有苦,苦里面也有乐,对于乐也好苦也好,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我要离开苦我要得到乐,这是不可能的,有苦就有乐,有乐就有苦,乐极就会变成悲,苦中还有乐。所以只要有生命在就有苦有乐,要想没有只有了脱生死。所以佛教最终追求的目标是不再来生,也就叫做无生法忍。无生,当然也就无死了,所以佛教追求的是不再有来生。简单地说,不再有来生了,把轮回的连接斩断了。

  所以我们看佛教早期讲到的达到了解脱的境界,是怎么一种境界呢,那就是我们在庙里面看到的罗汉,罗汉就是早期追求佛陀的,根据佛法的修行能够了脱生死的这么一帮弟子叫罗汉。罗汉能够放下对自我的执著,破处了我执,因此他们对于外在的世界也就没有贪恋。不仅对身外之物没有贪恋了,自己过着一种清净修行的生活,而且也不追求来生。所以我们看佛教里面给罗汉他们打造一种什么样的境界描述,叫做“所作已办”,要做的事情都已经做完了;“梵行已立”,清净的修行已经树立起来了;“生死已了,不受后有”,不再受后有,就没有来生了。所以我们常常讲佛教是讲轮回的,追求一个未来的生命如何。其实不是,佛教对轮回的诠释之所以这样解释是让人们认识到这个轮回并不是神来决定的,轮回的命运是由你自己行动来决定的,他追求的根本目标是了脱生死,报应轮回,不再有来生了,没有生命当然就没有痛苦了,也没有快乐了,一了百了了。这样说起来是不是佛教对于我们轮回这样的诠释就没有意义了?不是,这个意义还是很深远的,就让你看到自己种因自己受果。所以如果我们把轮回不是看作是前世、今世和后世这种轮回,也就是所谓的三世轮回,而是把它看作是一个现世的轮回,那我讲这个意义就很大了。佛教特别讲轮回——六道轮回,轮回是在六道里面轮回,在人道里面轮回,在天道,在阿修罗,在饿鬼,在畜生,在地狱里轮回。那么我们如果把六道看作不同的六种生命状态,地狱里面的生命状态,畜生的生命状态,饿鬼的生命状态,人的生命状态,天的生命状态,还有阿修罗的生命状态(阿修罗是属于非人非天的那么一种性格比较暴躁的东西),那么我想我们每个人其实在一生中间都会有这种经历的,有在六道里面轮回的经历,我们一念之差做了这件事情,就可能堕落到了地狱,比地狱里面的生命状态还煎熬;我们一念之动就堕落到了畜生道,甚至于畜生不如。所以佛教的这个因果轮回的观念可以说是对于我们约束自己的行为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的,我们不要等到来生,在今生中间就能感受。如果我们再拿佛教的一些根本的理念来讲,其实这六道也都是你的心所显现出来的情况,所以你心念一变就轮于这个道,心念一变就又会轮于那个道,这是跟我们每个人的用心或者心境是直接相关的。佛教也常常讲人人皆有佛心,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但是必须要看你实际行动如何。所以在禅宗里面有过那么一个故事,有个禅师问他的师傅,他说佛教里面人人皆有佛心,这个话怎么理解啊,他的师傅就告诉他,他说你做佛用,是佛心;你做贼用,是贼心;做众生用,众生心,所谓众生就是普通的人,完全要看你的用心如何了。

  我们很多人对佛教有一些理解上的偏差,好像认为佛就是讲轮回,轮回是当时印度文化中间的一个普遍的说法,佛教追求的恰恰是超越这个轮回,而不是在这个轮回中间去改变自己不同的命运。有些人又说,这样佛教不是很消极嘛,没有来生的盼头了。我认为对,如果他觉得希望有个寄托,希望有个来生,对于临终的人来讲来生,他心里面一定很平静。这就涉及到一个生命观的问题了,不同的文化对生命缘起和结束的认识是不一样的,认识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个对于生命的理解,对文化的许多方面可以说有深刻的直接的影响。我们常常喜欢问:“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又要到哪里去呢?”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但其实我有时候想想搞得那么清楚其实也没特大意义,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生命观的问题,这个生命观又会聚集很多的问题,可以说是核心价值观念。

  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大致可以看到其中比较主要的有三种文化的生命观,我们来分析一下。一个西方基督宗教文化的生命观,认为生命就是上帝创造的,上帝不仅创造他的生命,还给了他灵魂,基督宗教文化的生命观最重要的就是他是个体的生命,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直接跟上帝发生关系的,跟其他的人没有一种直接的关系,即使跟他父母也是这样,父母之所以生养子女,也可以说是受了上帝的委托,上帝委托他来抚养这样一个子女,所以子女一旦到了成年时候,父母完全可以不管。这种个体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你在生前做了能够增加上帝荣誉的事情,那么你死的时候上帝就会来救助你,因为他是有原罪的思想的,你的灵魂得到拯救,上天堂与上帝同在;而你生前一辈子做了违背上帝意志的很多恶事,死后灵魂无法得到拯救,下地狱,这是西方基督文化宗教对生命的理解。所以在这个宗教气氛中间,能够跟上帝同在是最高的追求了,生命的价值也就在于此。

  第二种生命观可以说就是以印度文化为代表,包括佛教在内,那么印度宗教文化中间生命也是个体的生命,但是与西方不同,这个个体不是仅仅只有一次生命,而可以多次生命,也就是我们讲的轮回,一次生命结束了又有另一次生命,这个生命跟其他生命没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按照佛教的说法,每个生命都是自作自受的,所以你现在生命状态是这样的,那你由于你自己过去的行为、自己过去的言论、过去的思想来决定的,跟别人没有关系。所以佛教里面流传那么一句话,叫做“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中国文化的生命观不是这样的,首先这个生命不是一个个体,生命是一个群体的联系的生命,不是孤立的。对于每个个体生命来讲,他是有生有死,但是这个整体的生命,这个群体的生命是会代代相续的。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做薪火相传。薪,就是木材,燃烧的木材代表活着的生命,木材总有一天要烧光的,烧光了怎么办呢,另一个木材接着烧,这就叫做薪火相传。所以一个生命接着一个生命,子女接着父母的生命,是这么一个观念。因此它不是去强调个体生命是如何的,而是强调这个群体的生命是怎么样的,个体有生必然有死,所以死了以后我有一个好的子孙能继承我的意志,继承我家族的荣誉,那他死得安心,他不会说我来生如何。

  西方的生命观最终是落到他的灵魂处,印度的生命观最终落到他下一生的结果,而中国的生命观是落到他的子孙的身上。所以中国人总是要强调要为子孙积德,要为后代积德,不是为自己来积德。所以中国文化的因果报应是落实到父母子女之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而佛教的这种生命观来的因果是落到自己身上的。那么我们现在既有佛教的也有中国本土的、传统的(生命观),当然有一些信基督教的也有基督教的那种生命观,那么这个生命观决定了很多事情。比如中国人常常有一个观念叫做父债子还,在过去那叫天经地义,为什么天经地义,你既然是你父母生命的延续,那么父母生命中间没有完成的事情,你不该完成吗?而这个观念在印度中间,在西方文化中间是绝对没有的,西方文化认为这是天方夜谭,父母欠的债为什么要我来还?我跟他有什么关系。当然反过来在西方父母的财产子女继承也不是必然的,父母积累的财产要给谁就给谁,除非他没有立下遗嘱,那么子女要帮他来处理,如果他立下遗嘱的话,子女绝对没有权利去过问。但是在中国,即使父母立下了遗嘱要给谁,子女还是要来争,因为我跟我父母有血缘关系,有合法的继承权,所以中国人的生命观就非常注重血缘的关系,这在西方文化中间都是没有的、缺乏的,所以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已经跟中国的文化可以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也受到中国文化的种种的影响。

  佛教能让我们看得破,看破现象世界的千姿百态、千差万别,要把事物的本质给显现出来。所以你不要为现象的千差万别给困惑了,而看不清他的本质。我们要破相才能显象,相是空象是幻,所以佛教《金刚经》里最后就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来认识这个现象世界。佛教称我们的现象世界是“有为法”,那么这个有为法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就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就像梦一样,梦当然是虚假的不真实的了,幻,幻觉,也是不真实的,泡,肥皂泡,崩一下子就碎了,什么都没有了,影,影子,不是真实的实体。如露亦如电,像露水一样,早晨的露水满地都是,朝阳一出来就消失了,闪电,一闪而过,就没有了,我们用无常这个词来形容它,我想很贴切了。梦幻泡影我们说无我来形容它,它没有一个独立的东西,不是独立存在的。所以这告诉我们认识现象世界一定要看清楚它只不过是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而已。告诉我们现象世界是这个样子的,要看清楚,所以要破相显象,显出它真实的本性来,真实的本性就是无常无我无空。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跟人的认识有关系,人认识世界是通过感官,那么人的感官:我们讲五官,眼耳鼻舌身,佛家还加一个意,意就是心。所以佛教讲六根,六根清净。人都是通过这六根去认识世界,六根有认识世界的功能,佛教里又称为六识,而佛教讲了这个识的功能最根本的特性就是分别。所以人认识世界的这个识的功能,它本身就是一个分别的功能,这也可以说人天生就陷入这个分别的这样一个陷阱中去了。这可以说是人正常的认识,也只有通过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够去认识世界。但是佛教就是看到了正是我们这样一种正常的功能去认识了世界,就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分别,由分别识造成了你的分别的心,由这种分别心进一步发展成了执著心,要这个不要那个,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有了执著心得到了就高兴,失去了就不高兴,亲爱的人离开了就伤心,冤家碰头就恼火。所以佛教讲这个识是有这样一种局限性,怎么样超越把这种识转变成一种智慧,这就是佛教里面讲的转识成智。佛教的理论总结起来就这两句话“破相显象”,“转识成智”。

  佛教讲的智慧是什么呢,也就是我们经常听的叫做般若,般若是智慧的意思,之所以不把它意思翻译出来,还让我们去读这个音,就因为怕引起我们的误解。玄奘当年讲的,般若这个词不翻译它的意思,就按它的读音,意思去解释就是智慧。但这智慧跟我们一般人想象中的不一样,我们平常讲的智慧可以说是这个人具有极强的分辨能力,但是佛教讲的这个智慧恰恰是不要你那么去分辨,而是去认识到万法的本性是平等的、无差别的,所以般若这种智慧也叫平等智,无分别智。正因为无分别,你不要去计较,也不好去分辨这个好那个坏,这个是宝贝那个是垃圾,我要得到宝贝我不要得到垃圾。如果脑子里面有了这样的分别,那你脑子里一定是有烦恼了。我们如果能够破相显象、转识成智,那么就可以克服这个根本的问题了。所以很多人讲佛教就是讲看破、舍得、放下,不管理论多少,多么的复杂,根本的问题是让我们从现象的表面中间摆脱出来,从我们这个平常的认识中间能够超脱出去,认识到这个世界它是无常的,我们就没有什么放不下了。所以佛教的核心理论就是缘起,认识了缘起的道理我们可以认识到无常无我的道理我们就不会那么执著,那么再去制造种种的业。

  我们刚才讲了有八种苦,一个生命是八苦缠绕,而八苦缠绕之所以形成就是我们造的更大的业。业里面其实归根结底就是意业里面的贪嗔痴。贪嗔痴在佛教里面也称三毒,贪嗔痴里面归根结底就是痴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认识不了这个现象世界的本质,我们老是在贪恋,认识不到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也就破不了这个相,显不了这个象,超越不了这个世。所以佛教整个修行都在破贪嗔痴,佛教有更重要的修行办法,归纳起来佛教常常提出三个字:戒定慧,也称为三学。戒是针对贪;定,就是禅定,坐禅,是来针对嗔;慧,智慧,是来针对你的痴。佛教里面有个说法,叫做“清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熄灭了贪嗔痴,我们的心灵就净化了。所以归根结底佛教追求的,或者是更重视的根本的问题是心灵的自我净化。如果要我来归纳,像我们上午一样,儒家可以用四个字“从礼明伦”来概括的话,那么佛教也可以用四个字,叫做“自净其业”。这个是佛教最朴素的一个说法,佛教并不复杂,并不繁琐,有一个给佛教下定义叫做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叫做七佛通戒,这几句话里自净其意是最核心的一句话。

  在《坛经》里面曾经讲到我们中国的禅宗认为我们礼拜的佛、菩萨,不是一种偶像,而是佛法的一种体现,所以叫“诸佛菩萨,皆为表法”,都是来传达体现一种佛法的。所以在禅经里面有那四句话,叫做“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喜舍名为势至,势至是指大势至菩萨,我们如果到庙里边去过西方三圣殿的话,就可以看到中间的主佛阿弥陀佛,两边一边是观音菩萨,一边是大势至菩萨。《坛经》里就讲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也就是说观音和势至是两大菩萨,是代表了佛教里面的慈、悲、喜、舍。慈悲喜舍就是佛教里讲的四无量行,是通过禅修所启发出来的智慧,慈给人以快乐,悲去除人们的痛苦,慈悲就是去苦予乐;喜,是欢喜,是跟众生同欢喜,舍是能够把这一切都放下,舍掉,放下,苦也要去,乐也要放得下。所以这个慈悲喜舍是佛教通过坐禅修行所得到的一种精神境界。

  能净是释迦,能净,自净其意的净,释迦牟尼能够净化自我,净化自己的心灵,所以能净是释迦。平直为弥陀,阿弥陀佛象征着平直,平直就是跟斜曲相对的,平常心是道,这是禅宗反复强调的,阿弥陀佛是强调的平直这种佛教的精神,所以佛教才能够自净其意、破相显象、转识成智,能够看透我们现象世界的本质,那当然放得下了。《金刚经》里面有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听到这句话慧能悟道了。这句话究竟什么意思呢?慧能在禅经里面讲到“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他就讲到无念、无相、无住。无念、无相我们都讲到了,无相就是现象世界的本相,诸法无相就是实相,也就是空相,你就能够破相显象。无念,因为相都是由心念而起,如果你能够做到无念而念的话,那么这些心相都不会起。无住,无住是最重要的,住是停留,无住就是不停留。到了大乘佛教特别强调无住。我们很多学佛法的人还是不能够掌握佛教的这种不二的法门,圆融的精神,不住有为和不住无为就是不二的法门,一个方面来讲,我们不离有为,不离无为,一个方面我们又不住有为,不住无为。

  什么叫无为或者有为呢?我们的现实世界,就是一个有为法的世界,我们的世间就是一个有为的,我们在有为的世间里受到种种的煎熬,所以我们有为的世界就是无穷无尽的苦海,佛教就是把我们从苦海中间救助出来。那我们要到哪里去呢?到一个无为的世界,清净的世界。我们总是想着离开这个到那儿去,心中总是有所牵挂,做不到无念。所以我们既不脱离我们的现实世界,又不去住于我们那个理想的世界,我们要离开这个现实的世界,但是也不是想去停留在那个世界中去。无住就是让我们心中没有任何的牵挂。《心经》里面讲了:“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心经》的话,很多人会背,你有住就有挂碍,无住就没有挂碍,对现实的世界也不留恋,对那个清净的世界也没有留恋。无住运用到现实的世界中,对过去的也不去那么执著,对未来的也不那么的牵挂,就是过去了就让它过去,未来的也不要那么去牵挂。所以佛家,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才强调要活在当下,因为过去的东西老让它纠缠着你,不也是一种烦恼嘛,未来的东西还没来呢,你老是去牵挂它,也不是一种烦恼嘛?《坛经》从无念、无相、无住三个方面来讲,这三个方面都是根本,所以这三个东西是不可或缺的。这让我想起了我过去写过一副对联,上联是借用的唐伯虎的话,唐伯虎对佛教有很深的造诣,他自己号叫做六如居士,就是《金刚经》里我刚才念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六个如。他的养生也有很深的造诣,他有那么一句话,是他诗里面的一句话,叫做:“忘记便是长生术”。我们的人所以不能长生是心机太多了,道家讲的心机,心机不能太多,不仅仅对别人的心机不能多,对自己的心机也不能多。所以不要机心太重,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庄子的书里就讲到这个机心的问题,他就讲到一些猴子心机太多了,有个成语叫做朝三暮四,这个词的理解把他混淆成朝秦暮楚,三心两意。其实它原意不是这个,《庄子》里讲朝三暮四这个故事是讲一群猴子,那么养猴子的老人老是早晨给它四个橡子吃,晚上给它三个橡子吃。这猴子就琢磨了,早晨给四个晚上给三个,这不是在减少嘛,不行。这养猴子的老头一想,我给你们改改,早晨给你三个,晚上给你四个,这群猴子一下子高兴了,早晨才给三个,晚上都给四个了,这就是朝三暮四的来源。于是庄子就有个评论:“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早晨三个晚上四个,早晨四个下午三个,实际上都是七个,没有变啊,可是他精神变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是愤怒,一个是高兴。所以唐伯虎就讲忘记便是长生术,人要心机少些。那我看了这个,写了一个:“一念成为自在邦”。我们要得到自在,不能够胡思乱想,心念太多了你就不自在了。

  佛教的“无念、无相、无住”真可以让我们放下一切,过去就过去了,老是斤斤计较,也是自寻烦恼,过去的也回不来了,也改变不了了,那你把今天的事情做好,也就有了更好的未来,未来还没到来也不要去幻想。所以佛教强调的是活在当下,我们人要活在当下,学在当下,修在当下,悟在当下,既不要为过去所牵连,也不要为未来妄想,未来有很多是不现实的,能不能实现还看你当下是不是能做好,所以要活在当下要快快乐乐的,所以只有珍惜当下。刚才也讲了,如果说佛教是不求来生,我们就有点空落落的,我学了半天我不是求来生好点嘛,这样的说法是不是太消极了?我们讲儒家中国传统的生命观念,没有来生但是我有子孙后代,有好的子孙后代我也不会不安心。而佛教就是说没有来生,那么我们能不能换一个思考方法呢,没有未来那我们要争取当下、争取今生、争取现在,我们不去求未来,那就要争取现在,我们不能因为没有未来连今生都放弃掉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你真正领悟了佛教的话是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现实,行在当下,如果你不能够悟透的话,那你就可能变成一种消极的态度,逃避的态度。

  其实任何一种思想都会有两面性,都会有积极的方面去思考它,也有从消极的方面思考它,佛教讲的因果,很多人都认为是命定论,那其实是不对的,它恰恰是一个“改命论”。所以对任何一个思想我们都应该采取一种积极的角度吸收它的,所谓精华就是从积极的意义上去把握它,如果你从消极的意义上去把握它,那就是糟粕。而世界上没有一个纯消极的,也没有一个纯积极的,总是积极跟消极连在一起的。

  前面讲到的那位企业家体会学了道家就看得开,道教为什么能看得开?道家讲“道法自然”,这个自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间不是指我们现在自然界的自然,而是这个自然是本然的意思,自然而然,本然状态。所以道家是最尊重事物的本然状态,或者说最注重事物的本性,要尊重它。《老子》里面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就叫做:“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我们人要尊重事物的本质,本然状态,它的本性,我们只能够推动它、辅助它、帮助它,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因势利导。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趋势,我们要因势利导,而不是随意地改变它,所以叫辅万物之自然。“不敢为”就是不是人为,不是我想让它怎么样就它就怎么样,这是道法自然最根本的一个。而所谓道法自然就是道在每个事物中间都是跟这个事物的本性连在一起的,所以道不是在万物之上,也不是在万物之外的一个东西,而是存在于万物之中,也就是万物自身的这种本然状态,就是道。所以道在天上,就显现出它的清净,道在地下就是一种宁静。万物因道而生,各自有各自的本性。

  中国古代所谓“道德”,道是总括了所有事物的本性来讲的,德就是由事物的具体的本性来讲的,所以道德两个概念,其实是一个是总、一个是个的问题。过去有那么个解释,就是“道者,路也,天地万物所共有也”,天地万物都要走的这条路,各自的本性都要走的;那么德呢,“德者,得也,天地万物所各具也”,就是天地万物各自所具有的。因此道和德是连在一起的,道是从总体上来讲的,德是从每个部分来讲的,德就是道的具体体现。道家的思想是最尊重事物的本性,反对人随意地改变事物的本性,因此也就充分地去发挥事物的能力,所以道家的理念运用到管理学上面,就强调君上要无为,臣下要有为,为什么要那样讲呢?就是你作为一个君,你不要去包办代替,你要充分调动你臣下每个人的主动能动性,去发挥他们的作用,你如果事事都要去包办,事事都要自己亲自去做,那么这个臣下就无所措无所足了,不知道怎么办了。所以最高明的领导是无为而治,而不是事必躬亲。中国的法家韩非就运用了道家的这个思想,“君主无为,臣道有为”,君主掌握两个原则,一个用人,看准了用人,支持你的工作,用者不疑,疑者不用,你就放手让他去做;另一个再掌握一个赏罚,做好了就赏,做坏了就罚。这就是道家的思想,尊重个性,尊重他的创造性、能动性。我们历史上讲以道治身,道家跟中国的养生思想、养生文化有相当密切的联系,养生文化的范围还广一点,而且各家都有各家的养生理论,儒道佛,甚至于医、武,都有它各自养生文化的理论。

  那么道家的养生理论是最强调尊重自然、顺乎自然,甚至可以说道家的思想总的概括起来也可以用顺乎自然更好一些。因为顺乎自然不是消极地等待自然,而是积极地去顺应这个自然、适应这个自然。这个顺乎自然里面最关键的就是 “圣人量腹而食,度形而衣”,也是道家思想所讲的,不要超过你自己的本性需要。道家这些说法到了北朝时期,玄学把它归纳成为:“自足其性。”其实这是很根本的原则,不要去追求本性之外的东西,已经满足了再去追求就是贪,贪就会出问题,所以自足其性就可以了。于是很多人就误解道家的思想,道家顺其自然,就是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实不然,想吃什么想干什么不一定就是你的本性,吃饱了就应该停下来,不能说因为想吃就拼命地吃,你要能够自我提示。所以顺其自然不是不讲节制,就是要根据自己本性的需要来满足它,超过这个是有害的。所以道家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很容易有一个满足感,我们叫做知足,我们民间常有的话“知足者常乐”。

  南北朝时期有一个文人叫做嵇康,嵇康写过两篇关于养生的文章,他在一篇养生的文章中就引用了老子的话,这个话在现代的老子书里没有,但是这个意思是有的,他说老子曰:“富莫过于知足”,能够知足就一定能够看得开,所以道家的看得开就在于知足,才能真正地能够得到人生的乐趣,道家不仅能知足还能自得其乐。所以我们讲到人生要有三乐,一个是助人为乐,一个是知足常乐,一个是自得其乐,人要有这三乐那他一定会身心很健康的。其实一个人的需要不是那么多的,无非是吃饱穿暖,吃饱也不一定是吃山珍海味才能吃饱,粗茶淡饭也是能吃饱的,而且可能粗茶淡饭更能够让你身体健康。我上午也讲到我们现在人已经越来越失去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能力了,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其实人有一种自然的生存能力,在自然界中间我们都会知道,太阳猛烈了找个阴凉的地方待着,外面寒冷了找个洞里面待着,所以简单的房子也就起这个作用。但是当我们人开始不满足的时候,还有各种各样的调节,这样的话我们就越来越失去了适应自然的能力,人离自然越来越远,也就自我异化得越来越严重。哲学上讲的自我异化的含义就是人越来越被自己所创造的东西所制约。本来我们创造这些东西是让我们更加便利,生活更加有质量,结果反而是越来越疏忽了我们自己。我们现在整个人类是处于一种急剧的异化的过程中间,人越来越依靠于这种人自己创造的手段来制约我们的生命,各个方面都是一样,而现在可以说是整个社会处于一种非常脆弱的生存环境之中。

  为什么现在世界越来越紧张,它一切都让电脑管起来了,所以特别怕黑客。我们人现在越来越没有自由了,越来越机械化地管理,我们现在学校里面选课,必须在电脑上面选课,所以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比如说我开的课我的学生当然应该首选了,可是你要开课必须要在电脑上面公开,要不然是不可能有学分的。公开以后我当然可以规定这门课只可以有十个人选,或者说我这个课有五十个人选,也可以不限。但是你一旦定了以后,不想开一个很大的课,想开一个小课,你自己的学生稍微晚一步就选不上了,别人就给你关了。我碰到好几次这样头疼的事情,我的学生抱怨没有选上课,那我也没办法,我们现在人就让电脑给管住了。成绩也是那样,某天某时必须把这个成绩输入进去,不然的话这些学生都没有成绩,都没有学分,然后要追究责任,是你学生交晚了呢,还是老师批改晚了没有及时地录入进去呢。现在提倡讲人性化,这机械的管理就越来越缺少人性化的东西,当然并不是说我们人性化管理就都随随便便,没有任何的约束,所以道家的这种尊重自然的思想在世界上也是受到非常的重视。

  我们三年以前开过一个世界《道德经》论坛,今年上个月刚刚召开了第二届世界道教大会,人们对中国的道家思想,尤其是尊重自然的思想越来越感觉到意义的深远。所以现在世界上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这样的口号回归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不要过多地追求身外之物。因为过分地对身外之物的追求只会伤害自己的身体。《黄帝内经》里面讲到为什么古人能够长寿,为什么现在人不能够长寿?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从道理上来讲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现在的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够适应自然,四季不能顺应,一天十二个时辰也不能顺应,颠倒黑白,颠倒昼夜。中国道家顺其自然讲到一天的十二个时辰的变化也是跟人的脏腑相关的,其中就讲到了子午两个时间,子时是晚上的十一点到一点,午时是中午的十一点到一点,这两个时间是阴阳交替的。到了子时的时候是阴到了极点,阳开始升起;到了午时的时候,是阳到了极点,阴开始升起,所以在子午这个留驻中间人的休息非常重要,强调要睡子午觉。我们讲人跟自然界有一种天人感应,或者叫做天人相应。在以往的讲哲学里受到批评,说这叫做神学目的论,否定这种天人感应。

  但是天人感应里面有没有牵强附会的东西呢,不能说没有,比如说我们从天气的变化,天气有阴、晴、风、燥、湿,人大概可以感觉到这个情况对人的身体是有影响的,所以我们的病有两种,一种是外感,一种是内伤,六气就是外感,这种湿、热、冷、干、燥,这就是自然界的变化对人身体的影响。但是反过来我们也会讲,人体的喜怒哀乐也会影响自然界的变化。这在我们过去看来是荒谬的,人的喜怒哀乐,尤其是在古代君主的喜怒哀乐会直接影响天的阴晴寒冷暖,这样说更是不现实。那么我们如果不要就这些字面上理解,我们想一想,我们人类的一喜一怒以后所采取的跟种各样的行为,会不会影响自然界的变化?我们一高兴了要把这条河改个道,明天一高兴了把这条河截流了。大兴水力发电,所以中国现在基本上大河流的上游都截了流,这是人的喜怒哀乐影响了我们自然界的变化。喜怒哀乐一定会体现在行动上,我们现在人们喜欢取暖,烧煤,山西现在就是一个地下空洞了,很多地方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坍塌,已经有许多的村庄都陷落了。而这种情况也会严重影响天气的变化,在前几天召开的全世界天气变暖的会议争论得很厉害,有的人说这是自然界的本身的运行规律,有的人说人为造成的。其实这两个观点并不矛盾,天气当然有它自己运行的规律,当然你人为加入进去就会影响天气变化的加速或延缓、加剧或减轻。所以尊重自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尊重自然并不是人无所作为。

  在汉代的《淮南子》书里面,就明确地对所谓的无为做了一个解释,它说:“无为,非不为也”。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它讲了四条,无为的第一条是“私志不得入公道”,第二个“嗜欲不得枉正术”,也就是你人类的嗜欲不是能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么正面的应该怎么样做呢,“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我们要遵循事物本身的道理、本身的规律来做事情,光遵循事物本身的道理还不够,还要因资而立功,资是依靠、凭靠的意思,也就是它所依赖的条件,条件成熟了没有,条件成熟了这个事情才能够做成功。所以这两个缺一不可,既要循理,又要因资,这样去做事才能够成功。这四句话诠释了无为,接下来它说:“权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权自然之势,不能够强求。中国历史上被人们称颂的就是大禹治水,大禹治水就是因为他根据了水的理去做的,他把握了水往低处流的这种特性,就要把下游给疏导了,而且在这个顺势的过程中间,你又能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来引导它往你所需要的方面去流,哪儿需要水就让它往哪儿流,所以在这个顺势的过程中间,恰恰可以实现人的一种愿望,但是不是说强制地去改变它,不把自己的私欲去加入到里面去,这是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的根本精神。

  自然是尊重事物的本性,无为也是要因势利导,所以道家的思想重要性就在于这个问题上面,既然是自然之性,那么人的需要就这么一点,满足了就不要再去过分地追求,人生能够自足就得其乐。一个人能够真正把这些精髓学到了,能够拿得起,又放得下,又看得开,我想这个人一定是非常幸福的,非常圆满的。中国文化的智慧我想就在于这个地方,我们的三教,以儒治国,以道治身,以佛治心,恰恰也是吻合了我们现在发现的人类在这个世界上面面临的几大矛盾: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中国古代讲的天地万物的关系;第二个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就是人自身的生性关系。这三教能够跟这三个关系契合,道家就是来解决人和天地万物的关系,儒家就是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佛教就是来解决人与人的生性关系。如果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和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了,人的生性和谐了,那么我想我们的人生真的就完美了。所以我常常讲人生的追求,不是金钱、名誉、地位。实实在在人的幸福我说就是健康地活着,安详地死去,这才是真正人应该追求的东西。健康包括身、心两个方面,身健心康。有多少人盼望安详地死去,可是有多少人是疾病折磨得痛苦地死去。我们常常讲这个人是老死的、自然的死亡,这是修来的,我们都羡慕。人不要想着活着,不***,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去面对。人的心智的成熟就在于他能够全然地去面对,既能面对生也能面对死亡,既能面对乐也能面对苦,既能面对健康,也能面对疾病,这才是一个心智成熟的表现。

  我最近看到一本书,名字叫做《少有人走的路》,是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叫做M·斯科特·派克,他的副标题就是“心智成熟的旅程”。这部书从1983年出版到现在一直是美国有口皆碑的超级畅销书。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样讲的:“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一旦我们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很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了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讲得很好,讲得很深刻,我马上就想到了人生苦难重重不就是佛教的核心理念嘛,生命就是苦,他对佛教的根本理念有这样的一个认识。他就是要你面对这个苦,然后他讲了怎么去面对这个苦,这个里面我觉得他运用到了儒家思想。他说要面对苦,要面对人生这样的一些事情,最根本的是自律。他说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而且普通人一般都是这样的,都是希望不要痛苦。那么他说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这个也正是儒家所强调的。然后他就讲到自律的基础,他说自尊自爱的感觉是自律的基础,那么你要能够自尊自爱,也必须要受到人们的爱。他讲到家庭的爱、父母的爱是能够让自尊自爱的源头。他讲到自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推迟满足感,这一点我们可能不是太好理解,我一会儿再讲;第二,承担责任,我刚才讲了儒家就有一个敢于承担的精神;第三条,尊重事实、面对事实,不是回避;第四个,保持平衡。后面三点都比较好理解,那么推迟满足感是什么意思呢?自律怎么还要推迟满足感,这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人之所以不能自律,就是因为我们总是把满足放在第一位,那如果你能够把满足放到后面去,那你就可以自律。

  书里面讲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他是名心理医师,所以很多人去他那里治疗,其中有一个病人老是感觉压力太大,老是觉得有做不完的工作,而且做起来都是难度那么大,所以对生活、对工作都是产生了厌倦,不愿意做,他找了很多原因都找不出来。有一次闲聊,作者就问这个病人爱吃什么,他的病人回答:“最爱吃蛋糕。”他又问:“那你吃蛋糕一般是怎么吃呢,先吃什么,后吃什么?”病人回答:“当然是先吃奶油了,再吃面做的那个东西,奶油好吃啊。”这位派克先生就马上意识到他的问题了,他老是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放在第一,所以这个先满足了,满足了以后呢,再剩下的东西就是没办法完成的了,是当做任务去吃的,所以就吃得不那么愉快了。他又问:“你在工作上是怎么样的?”病人说:“我工作,每天去先把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先给做了,两个小时我把容易做的事情都做了,然后再去处理难做的,所以后头六个小时都非常痛苦”,派克先生一听,问道:“那你能不能倒过来呀,能不能一上班先做难的事情,把难做的事情都解决了以后剩下后面都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了,那你的心情就会很愉快了,很舒畅了。”所以这个满足感要往后推一推,而之所以不能够把满足感往后推,也是自己也不能自律的表现,所以自律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推迟满足感。这本书里提到的这位心理学家,我不知道他对东方文化究竟了解多少,但是他的思想理念跟中国的文化很相近。

  美国还有一本书,叫做《事事本无碍》,也是一本心理学的著作,是Ken_Weble写的,也是80年代底90年代初以来一直流行的一本心理学的著作。这本心理学著作自称是一体心理学,所谓一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整体。它就讲到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而我们人老是把自己从这个世界中独立出来,把自己跟世界割裂,总是从人的角度看问题。因此经常跟你对立的世界产生矛盾。所以他认为要认识到世界是一个整体,你也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跟世界其他的部分都是息息相关的、无法分离的,所以你首先不要把自我和他我对立起来,更不要把自我和世界万物对立起来,要消除你这种分别的认识。我一看到这个书名,就立刻想到佛教的《华严经》,《华严经》就讲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世界是个整体,事物跟事物都是关联在一起的,每一个个体中间都有整体的性质体现,所谓部分中间有整体。讲了一及一切,一切及一,一离不开多,多也离不开一。

  打个比方来讲,当年华严宗的祖师法藏在给武则天讲《华严经》的这种圆融无碍的思想的时候就举例子:就大殿前的那个金狮子,金狮子有鼻子、有眼睛、有耳朵、有毛,但是每一个部分里面,每一个眼睛里面都有一个完整的金狮子,每一根毛里面都有一个完整的金狮子,这个完整的金狮子就是它的信息了。现在很发达的一种“生物全息学”其实就是这个理论,我们身上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有整体的信息。所以《事事本无碍》就是讲的这个道理。那么再仔细一看,他就是用佛教的整体观的理论,《华严经》中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观念来分析、解剖人的心理的问题。所以现在西方借助于东方的这种传统的文化来治疗当前的心理疾病已经是相当普遍的,西方现在的自然医学也是非常盛行的。有一次我在一个中医的研讨会上,给大家读了自然医学的七个原则,大家一听以后发现就是中医的原则。有人说中医现在在西方是通过日本变成了自然疗法,所以这个中国的传统的东西其实在西方成为解决当前的、现在的社会问题、人生的问题的很好的借鉴、运用。我一直在反思,我们中国为什么自己的本土的产物、我们就不能把它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间去呢?所以我觉得我们中国人要有志气,要自信、自强,把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就要我们能够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变成现实生活中间能够运用的东西,它才能够走向世界,否则的话你永远都是一个空洞的理论,所以这有待于我们每个人去努力地做。

  ——根据楼宇烈教授为三智道商企业家国学高研班六、七期班讲课录音整理

  大师简介:

  楼宇烈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 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传统文化博士生导师

  楼宇烈教授,系浙江省嵊县人,1955年毕业于上海浦光中学、 同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 1960年毕业。 曾任: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副主任, 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全国宗教学会理事、副会长。同时在学术团体任职的还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宗教学会理事, 孔子基金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等。

  此外楼宇烈教授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荣誉研究员,曲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孔子文化大学客座教授,广西玉林师范学院客座教授,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