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文化

主页 > 文娱 > 文化 >

文化

感悟解析道的智慧

发布时间:2022-11-18 14:14:49

  各位学员,大家好!

  我是一个道家的道教徒。今天来到北大不是来传教的,而是和大家一同分享道教文化,实际上是来参学的。中国有三大传统文化支柱,儒释道源远流长。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数千年历史长河之中,砥柱中流,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进门之前,看到三智道商国学院的牌子,觉得这个提法很好,儒、释、道三家的最高境界是一样的,都是大道,三智道三道同源,实际上就是儒、释、道的大道。这个很贴题。这个提法我很赞成,国内别的大学还没有这个高度。

  中华民族有史以来就有道、儒、释三大文化体系,这三大文化体系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唯独道文化早,迄今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常言道:“道文化胚胎于黄帝,集成于老子。老子降生于春秋时代,也就是中华民族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在那时,老子讲了《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八十一章,五千余言。其中含藏着修、齐、治、平之道无所不备,但中心含义就是道与德。

  历代名流贤达,均有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唯独近世纪把老子讲的道说是宇宙的本源及其运动法则。道是本体,而德是作用,道与德是分不开的体用关系。常言道:“德无道不立,道无德不载。”老子又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正说明道与德是不可分离的关系。道本无形,由德中体现,这种关系犹如电流与电器的关系一样,电流是无形的,但是通过各种电器才能体现出电的功能。

  什么是道?

  道是宇宙的本体,也是宇宙的运动法则。道的属性是“和”,这个和的理念,道、儒、释、三家都有共同的认识。儒家认为,博如浩海,六经及四书之首的《易经》共有六十四卦,在乾为众卦之首的象传说:“保合太和,乃利贞”,意即:自然界的芸芸众生,如永远保持和的境界,才能长治久安。再如:《中庸》,中者,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前不后,刚刚合适的位置为“中”。那么庸呢?不骄躁,不消沉,无有崎岖,无有艰险,宽松自如,平夷淡漠的境地为“庸”。在书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即:宇宙之间,大千世界(天地),森罗万象,芸芸众生,都得到和的环境,天清地宁而定位,万物依此而生育。由此可见,儒家思想仍然崇尚道的属性“和”。

  再谈释家,释家自进中国以来,佛藏文献更与庞大,但属于一个信佛者,无论是大法师,或者小沙弥,最后通称为“和尚”。“和”在上边已经讲了是道的属性,我们在这里讲“尚”,尚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当崇尚讲,二当高上说。意即:自然界陈列有千差万别,盘结错根,复杂万端的事物,唯独和的境界最高,用途最广,自然而然在无形中让事物无条件的崇尚,将这种理念故命名为“和尚”。由此可见,道、儒、释三家说法不一,仪式各异,但殊途同归。对道的属性“和”认识都是相同的。

  以上说过道是宇宙的本源,道的运动法则是“自然无为”,这种意义用现代话讲就是说自然界森罗万象的芸芸众生,各自本身都存在着各自的自然情理。故人们在对应事物时必须遵依事物各自的自然情理,不敢将自我的主观、义气、感情、私心强加于事物的自然情理之上。那么人们处事的成功与否就在于此,若顺应这事物的自然情理,就可成功,相反则失败。因为道的属性是“和”,老子说“天地相合(和),以降甘露”。有云:“知和曰常”等都是阐明道的属性是“和”自然界阴阳和则万物生;人类和则天下太平,社会稳定;国家和百业兴;家庭和家道昌盛;人身和五脏清凉,六腑调泰,百病不生,终其天年。故宇宙之间大千世界,森罗万象,芸芸众生,无一不在道的本体与自然无为的运动法则及和的属性中生息。故常言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道即生,离道则亡。故儒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生天地万物之后,道的本体法则属性仍混溶于天地万物之中,道与事物的关系如同水与波,水即波,波即水,水波一体。道即物,物即道,道物不二。这种理念在人类的心灵中扎根极深,影响极大故在为人处世中常言道:“道理”“道义”“道法”“道妙”“道路”皆源于老子讲的这个“道”。

  “德”的共同性

  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九章中说:“……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蒂固,长生久视之道。”故道家无论在哪一种经典中所讲的“慈俭”“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成不居等都是以这个德为中心。而儒家的思想仍遵循这意义,它的经典虽然有《四书五经》,但最根本的是《四书》。其中的《大学》开宗明义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由此可见,儒家仍然遵循道家以德为先的这一文化理念,同时用不同的文字表述,把德表述为“仁”。同时在经文中表述“克铭峻德”“道盛德至善”以及诚、信、忠、孝、仁、义等都是以这个“仁”为主线,这正是继承道家“德”的思想。佛教文化由汉代传入中国,在传播过程中仍然用道家“德”、儒家“仁”而倡导了“善”的理念,而“善”正是佛文化的中心思想。这个德、仁、善三者虽然表述不一,但殊途同归,均是指凡是对众生与人类发展进步生息有益的举措而言。这正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功能,是人生的价值。事物失去功能,就是无用的废物;同样人若失去价值,就是被人唾弃的人。这正是中华民族国学的中心思想,有史以来无论是哪一个时代的君王,或者是哪一个国家都以此布政、施令。历代王朝,“德”盛而国兴:如黄帝、尧、舜、禹,周之文、武,汉之文景,唐之贞观,清之康、乾等之类也。“ 德”衰而国亡如:夏桀、商纣、周幽、隋炀等之徒也。这一法则在任何时代都不能超越,非但国政如此,即使一个普通的常人,在本人处世立身中都以此作为最根本的原则。这正是中国国学的中心所在,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一利国益民兼利天下的文化思想,任何国家都不能匹配。它最有生命。

  如何运用“道”开启人们的智慧

  有智慧的人处事有方略,立身有准则,无有智慧的人处事盲无头绪,立身慌乱不安。

  道生天地万物之后,道的本体及运动法则与和的属性仍然混同于天地万物之中;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人身中亦有道,道赋诸于人身为“性”。道有什么功能及妙用人身亦有。上古羲皇以“河图”之数将宇宙之情理依阴阳两仪,进退、伸屈、消长、盈虚,将宇宙之间,大千世界,森罗万象,芸芸众生的运化之道包容无遗。再如神农、黄帝仍以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之道,作《连山》与《归藏》之易理而论自然之运度。沿至中古,文王依“河图”托八卦演绎六十四卦,将大千世界所有事物中的生、克、制、化;成、败、兴、衰;吉、凶、祸、福;生、死、存、亡之情理无所不包。继之周老子降生,随之讲《道德经》普及人类,将宇宙之间的情理用道德二字概括无遗,人类尊称为哲学之父。同时孔子临世,作《四书》撰《六艺》规范人类,纲纪万世,人称师表。

  以上之先圣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智慧?他们都是遵循了大道自然无为的运动法则。与体悟了大道和的属性所然。而常人为什么处在愚昧昏迷中生息,故《道藏》经文中说:“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唯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以上一系列文字记载说明常人在处世中因七情逞狂,六欲肆虐;受、想、行、识、色、五蕴纷扰,喧宾夺主,侵占灵台,以致本性不能就位,而是处在昏迷中生息。失去了本性,脱离了大道所致。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故《道藏》中说:“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净矣。”意即绝七情,断六欲,也就是心灭性显,返情归性。这与孔儒讲的“自诚明,谓之性”“率性之谓道”以及释迦说的:“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颠倒,究竟涅槃”等都是指绝情去欲,返本归根。以道的自然运动无为的法则,和的属性方可增加智慧,发挥本性的功能和作用。这样才是一个有良知良能的人,有智慧及有觉悟的人。如此方可立于不败之地。下边我们再讲用道的运动法则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处理事物。道的运动法则是向反面发展,故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六章说:“将欲歙之(收敛),必固张之(放开)。将欲弱之,(懦弱)必固强之(旺盛)。将欲废止(抛弃),必固兴之(发达)。将欲夺之(掠夺),必固与之(给予)。”这段话的释义是这样:“将欲歙之,必固张之。”“歙”,是合拢、收缩,“张”,是放开。如果将要收缩合拢,则首先要张开放大。如白起藉赵括之攻势,首先张开国境,以诈败诱赵兵入围,然后封闭国境,断其后路,终使数十万赵军成为俘虏;“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如果将要削弱它,必须暂时壮大它;“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如果将要废弃它,必须暂时兴举它;“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如果将要夺取它,必须在开始先给予它。对此举个事例来说明:春秋战国的时候,齐桓公(公子小白)得到管仲的保举成功了,成为一代霸主。易牙、竖刁、开方,齐桓公身边这三个人用心不良。其中易牙善于烹调,就问齐桓公:“微臣每天烹调,你感觉可口不可口?”管仲在旁边听着,就听他们君臣之间说什么。齐桓公说:“爱卿,烹调的都很好,只有一样东西我没吃过,只有人肉没吃过。”管仲在旁边不敢听了,说:“哎呀,这样的君王,这句话说出去,你说一句话善,千里之外就应你;不善,千里之外就批评你。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管仲一看,说:“我看大臣谁能回应你。”易牙说:“我主好。”这时,管仲就注意了。第二天烹调了一道菜,易牙端上来,齐桓公就品尝,都吃了。吃后,易牙就说:“我主,今天这个菜怎么样?”齐桓公说:“哎呀,异常,特别异常,跟以往不一样,这是什么菜啊?”易牙说:“这就是昨天你说的那道菜啊。”齐桓公说:“那你把谁杀了呢?”易牙回答:“我主,我还敢杀谁啊,臣只有把我儿子杀了。”对于这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管仲认为,奸到这种程度,没办法再奸了。而齐桓公认为,忠到这种程度,没办法更忠诚了,把他自己的儿子杀了给我吃,谁能有这么忠啊!管仲临死之前就把齐桓公叫到跟前,齐桓公说:“爱卿,你好好养病,还有什么话要说吗?”管仲说:“我主,我忠于你,我也忠于齐国。但是最后我有一句话如果不说,我就不忠于你,更不忠于齐国,我死不瞑目。”齐桓公说:“你有什么话要说?”管仲说:“趁我还没有死,你赶紧把易牙、竖刁、开方杀了。不杀就给我撵走。”齐桓公说:“爱卿,别人赶走也行,杀也行,只有一个人撵不了,杀不了。”管仲询问,齐桓公回答:“易牙。”管仲又问:“我主,为什么呢?” 齐桓公说:“他把他儿子杀了给我吃,这么忠的臣子,我怎么能撵走啊!”管仲说:“我主,正因为这样子,你把他撵走才对呀。” 齐桓公询问道理。管仲说:“父子之情者天然之焉,君臣之义者人为也。此人没有天然的父子之情,哪里又会有人为的君臣之义啊!老子曰,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易牙不是杀他儿子,是杀你,夺天下来了。他是居心叵测,立刻杀了他,事不宜迟。”齐桓公勉强地说:“爱卿,你好好养病,我就听你的。”管仲说:“好,你要不听我的,我就死不瞑目了。”管仲死后,易牙等人联合把齐桓公软禁了,把齐桓公硬是饿死了。在这挨饿的过程中,齐桓公说:“老天啊,管仲你真的英明啊。老子曰,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么英明的一句话,你就记下了。我读过了就是没记住。”通过这个事情,就说认识人,谁无故给你东西就要注意他了。所以说,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不光指政界的人,平常的人也要注意这点。这是指事物向反方发展的至理名言。另外,黄石公《素书》说:“明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也是这个道理。这四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有形有象的事物,在自然之道的运化中,自有生杀之机。故盛衰循环,成败交递,治乱往复,其中有道、有数、有理。天理昭昭,不爽毫发。体之以道德,行之以仁义,践之以礼者,是盛之机、成之象、治之兆。离道德、背仁义、逆礼仪者,是衰之征、败之因、乱之始。故明晓事理的贤人君子必依道德仁义礼五者的得失,作为明辨盛衰、通晓成败、审察治乱的准则。若此五者失,则避而去之,五者备,则趋而就之。上边说了一大堆,总的意思是让人在为人处世中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变通时局,方可立于主动地位。故汉张良辅刘邦而创就艰难之业;蜀孔明能成决胜之功,盖因有高尚的智慧,审时度势之所然。总而言之,古今中外,能成就大事的人都是拥有大智慧的人。我们学习“道”,一定要学习“道”怎么能够开启人的智慧,即转识成智。

  因为时间关系,就讲这么多,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一起参学。谢谢三智道商国学院的老师及学员!

  (根据任道长为三智道商国学院同学授课课堂录音整理,如有纰漏见谅。)

  摘自2010 年1 月28 日《三智通讯》第五期

  大师简介

  任法融道长,原籍甘肃天水县,生于1936 年。家中世代务农,家境贫寒,幼年丧父,弟兄三人,任法融为最小者。其外祖父为清末秀才,颇精儒学,以教学为生,其父在外祖父教育影响下,亦通读儒家四书,并常阅读佛学、道教经典书籍。1943 年任法融7 岁时入乡塾读书,1950 年14 岁时因家庭生计困难而废学,在家习农事并从其慈母课读儒家四书,身体渐成长、文化涵养亦渐增长。2005 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第8~10 届全国政协委员、10 届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第11 届全国政协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