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文化

主页 > 文娱 > 文化 >

文化

聆听湖湘的八音和鸣

发布时间:2022-08-19 10:49:09

最佳答案:虎座凤鸟漆木架鼓(复制品)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湖南博物院藏 湘江 音乐是文明的先声。湖南山川秀美,万物有灵,三湘四水亘古流淌,孕育了丰厚而独特的音乐文化。7月

  虎座凤鸟漆木架鼓(复制品)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湖南博物院藏

  湘江

  音乐是文明的先声。湖南山川秀美,万物有灵,三湘四水亘古流淌,孕育了丰厚而独特的音乐文化。7月28日,“听·见湖湘——湖南音乐文物与故事展”在湖南博物院开展,以六个乐章、170件音乐藏品,引领观众们走进一段听见湖湘的旅程,回顾湖湘音乐发展的历程。

  当稻花香在6000多年前的澧水河畔飘荡开来。音乐的种子,也在湖南先民的劳作之中悄然播下。劳作之余,先民们拾起手边工具,戛击鸣球、击节歌舞。在狩猎、游戏或乐舞活动中,各种质地乐器应运而生。其中,一种陶响球极为盛行。摇动它时,随着动作的快慢,便可发出节奏不同的声响。这与现代音乐中的伴奏乐器——沙锤的作用相近似。

  商末周初,中原商文化影响下的湖南地区,本地工匠创造出大型青铜乐器——铙。铙为一种打击乐器,是用于祭祀山川湖泊、风雨星辰的礼乐器。古代湖湘人民独特的山川祭祀文化,由此可见一斑。而铙、钟、镈等青铜乐器的发展、一钟二音的确定,都为周代礼乐文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展厅中,敲击铜铙,便可身临其境祭祀场景,感受风雨雷电、秋叶飘零、白雪皑皑,与天地和鸣。

  春秋中期到战国时期,湖南纳入楚国版图。楚地,巫舞娱神之风盛行,音乐文化凝重深远、浪漫多情,既悦人、悦己,又娱神、娱鬼。如屈原的《九歌》便是从民间祭祀东皇太一等神祇的祭礼中受到启发创作的一组诗歌。当时,以虎为座、凤鸟为架的悬鼓在楚地流行,广泛用于祭祀、宴享和战争。乐器的多样化也催生出“八音合鸣”的音乐表演形态,构成了楚地音乐交响合鸣、歌舞相和的恢宏气势。穿行于展厅空间之中,耳畔传来《九歌·国殇》的八音合奏和铿锵吟唱,眼前呈现出屈原徘徊湖畔和楚国战争激烈的场景,悲怆之情油然而生……

  汉代歌舞盛行,贵族们蓄养一批能歌善舞及擅长乐器的艺人,组建家族乐队,舞俑们着长袖衣站立起舞,歌俑们头梳盘髻跽坐吟唱,乐俑们手执瑟、竽进行家庭乐队合奏。两汉魏晋时期,中国传统音乐形式由原来的钟磬礼乐为主转向歌舞伎乐的发展特色。器乐、歌舞、杂技、说唱、滑稽戏等多种艺术形式汇成了一体的乐舞百戏。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多种乐器、奏乐俑与歌舞俑就极具时代特色,是汉代贵族歌舞升平的详细生活写照。

  及至隋唐宋元时期,大一统盛世下音乐艺术蓬勃发展。仔细看看形态各异的青瓷伎乐俑和舞俑展品,从其所持乐器与舞姿中,可以发现大量胡乐、胡舞已经深深影响了唐朝音乐舞蹈艺术,成为贵族、文学家和百姓们的“心头好”,为大唐盛世带来了“最炫民族风”。而在当时,湖南因远离政治中心而成为贬谪、流寓之地。李白、白居易、杜甫、柳宗元、刘禹锡、李龟年等曾流寓湖南时,也将自己的理想抱负付诸琴声、诗文之中,对湖南琴乐的兴盛起到推动作用。

  明清以来,湖湘音乐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少仁人志士剑胆琴心,以音乐抒发政治抱负,传达治世救国、图存创新的情志。近代湖南名人谭嗣同生前使用的崩霆琴,做工考究、精美,是研究谭嗣同生平及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此外,还有追忆祖灵、鼓励生产、欢快向上、其乐融融的少数民族音乐,芦笙齐鸣、长鼓咚咚。更有延续至今的祭孔古乐,浏阳文庙“丁祭”成为尊儒重教传统文化的直接见证,彰显出湖湘八音之和的宏伟乐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听·见湖湘——湖南音乐文物与故事展”采用现代音乐篇章结构,讲述了湖湘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将音乐文物实物和多种数字展示技术相结合,聚集湘湖音乐相关的文物、乐声、人物、文学、历史、图像等于一体,超越传统展览形态,打造了一个音乐文明的活性文本和视听盛宴,让观众成为湖湘音乐的感知者、见证者、传承者与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