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哲學:关于对生死问题的讨论
编者按:生死问题,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人能逃离,似乎又很少人能参透生死的奥妙。王守常教授从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带领大家梳理古今中外各种文化和宗教对生死的哲学讨论和体验,力求帮助我们活出更有意义的生命,实现人生的终极目标。
一、东西方宗教、学术对生死问题的讨论
生死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但是这个哲学问题不是一个理性问题,完全是一个体验性的问题,因此可以说没有经历过死亡的人是没有资格讨论生死问题的。今天我可以站在这里讨论死亡的问题,是因为我这个年岁,曾经面临四次死亡威胁都没死。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生命的尊严》,是对伊斯兰教的理解,是在读过《可兰经》的基础上对伊斯兰教的一个了解。这篇文章写道:“谈到生命就必然要说到死亡,因为作为此在的我,总是尽可能地来延续自己的生命,这是人类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也就是在时间的维度里,我们怎么样更慢地走向死亡。人生的根本目标其实就是走向死亡,这不是用理性考验,而是用生命去感悟。因此“对死亡的理解不会比体验更深刻”。“体验”和“理解”是两个不同的哲学概念。有时候理解了不一定体验了,只有体验了的、用身体体悟的了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哲学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的问题,而是一个身体力行的问题。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中,佛教、道教、儒家都是讲体验的。弗洛伊德说过:“这些生命的捍卫者也就是死亡忠贞不屈的追随者。”这
是从基督教的理解所看的。
我们再从伊斯兰教去理解生死问题。首先要提到的问题,在伊斯兰看来,所有的宇宙万物包括人,都是由造物主创造的。造物主便是穆罕默德。中国文化并没有造物主这个概念,从这个角度讲,以中国文化价值为中心的观念,中国的宗教与西方宗教唯一的最大区别就是是否有造物主的概念。既然伊斯兰教说生命是由造物主创造的,所以你的生命是自己不可做主的。因此在《可兰经》提到人是不可以自杀的,但这就跟现实的社会有了冲突,在伊斯兰教社会中却产生那么多人体炸弹。如果按照真主的意思所作,那么在来世就会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这样的观念有些像佛教的转世观,穆罕默德会对人们在人世间所作的事做一个评价,佛教有转世说,灵魂和肉体可以分开。死后和生前这两者的关系也就是一个瞬间的关系,这个瞬间的问题就是对生命怎么看待。
再来看儒家,儒家是一个逃避死亡的学说。“未知生,焉知死”,既然不去讨论死,那么就给予了一个生的责任,要杀生成仁,舍身取义。因此儒家给予生命一个特别的重负,我叫它道德的压力。但是从现实看,并没有做到对于生命恐惧的一种安慰,这就是儒家学说的局限性。其实谈到生命的延续问题,儒家认为有德的人生命就会长寿。这不是生理意义上的延续,而是在于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所以“仁者寿”。这是儒家对于生命的肯定,但是生命的归宿儒家没有讲。这就要提到道家,道家不回避死亡,道家认为生死是一致的,没有隔绝。而相应的延长生命的方法靠养生、养气。老子讲要以德延年,贵身重体。与儒家所说的德不同,这个“德”就是道法自然,顺其自然。道家的生命观把生死看得非常平顺,对于国家有所意义的人就是长寿的,死亡就是回归自然。
西方上世纪70年代的大学中有这门课,名称叫生命的哲学,牵扯到许多具体的东西,如:临床生理、心理学、临终关怀学等。到了80年代末,这门课程到了台湾。台湾大学宗教哲学教授傅佩勋著有《生的尊严与死的尊严》一书,从宗教去谈生死的问题。
传统文化中的“人”不是个人,而是一个类的概念。“天地人三才,最为贵”,说明对人的价值的重视。荀子说:“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生、有气、有知而无义(礼仪原则);人是有生、有气、有知、亦且有义,故为天下贵。”重视人,但是并不重视人的肉体生命,为了伟大的理想,剥夺一个人生命的权利是被允许的。如《论语》中所说,杀一个暴君不叫杀,而叫诛,是正义去讨伐非正义。对每一个生命的关注才是一个合理化的社会。
二、关于人的本性的讨论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因为人都有是非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恻隐之心,这是人生来具有的。因此孔子没有讨论死亡的概念,但是孔子有提出鬼神的概念。鬼神的不是我们生理上感到恐惧的鬼神。儒家强调祭祀,主要是针对鬼神来说的。孔子虽然讲祭祀鬼神,但他平时很少讲。所以我们读《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他说:“祭神如神在。”采取了一个委婉的态度,儒家取消了形而上的神的信仰,保留了祭祀的仪式,通过仪式告诉我们要慎终怀远。对死去的祖先和亲人要给予敬畏,并通过此仪式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后辈。儒家的鬼神观念是从这个概念上来讲的,不是相信有一个超越主体而成为主宰世界的力量——神。孟子也是这样认为,后来荀子认为人性性恶,提倡礼法并用,形成法家。
佛教讨论对人的本性的讨论也是非常深刻,其中一个派别从苦集灭道四谛中的苦谛这个角度谈起,佛教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苦的,只有脱离这个世间才能解脱。孟子的四端之心可称为入世间法,佛教在教人出离苦难中形成出世间法。出世间法在原始佛教中不是作为一个修行的法门,而是佛教完成中国化以后,出世间法才成为一个重要的修行法门。佛教诞生在今巴基斯坦那边和印度的西北边,有几条传播路线,一个是藏传佛教;一个是汉传佛教,还有一支顺着不丹、锡兰后到中国云南南部,一直传到泰国、越南为止,叫做小乘佛教。前两者称为大乘佛教。乘即是车,大乘大车,小乘小车。大乘佛教坚持不把所有众生渡出苦海,自己誓不成佛,因此像大的公共汽车把大家都拉走;小乘认为自己的修炼不能成佛,没那么大力把大家都渡出苦海,只要把自己修身好,修到菩萨的果位,个人乘车从此岸到彼岸去。藏传佛教到唐代初期开始,一个宗派影响比较大,那就是金刚乘佛教。密宗很多修行法门和道教是完全一致的,密宗的法门、法事乃至法器和道教完全一样。因此有理由认为,唐代密宗的发展受到了道教的影响。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都认为人生是苦的,要出离世间。但是大乘佛教同时提倡出世即入世,出世即入世。居士佛教的产生就是这一思想的产物,佛教徒不用非得在寺院中修行才能成功,也可以在家修行。这是中国佛教世俗化的典型标志,大乘佛教徒不远离世间,对现实有关注和参与。
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很典型的代表,佛教传入中国 1000 年左右完成了很好的一个中国化的过程。禅宗的重要经典《坛经》认为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我们现在很多常用的语言都在佛经上,日本人三十年代把所有佛经编订成《大正藏》、《续大正藏》。《大正藏》一百卷,《续大正藏》九十卷。如果把其中现代用的词汇摘下来,例如刹那、电影、相扑等,会发现非常的丰富,由此说明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佛家出家就是为了解决生死问题,佛祖开示我们如何了结生死问题,认为生死外无佛法,佛法外无生死。佛教的根本问题是解决生死问题。
三、东西方宗教的比较研究
我提出一个概念“只懂一种宗教不能说是懂宗教”。宗教在比较当中才能对某个宗教有深刻的认识。
第一,儒家、道教、佛教否定上帝创世说。西方三智道商国学院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等西方宗教有创世观念。
第二,大乘佛教要人人成佛,道教也是这样,道教崇拜主神三清以及众多为人类作出贡献的神祈。昭示每个人通过自己的修炼都能成为真人、至人,成为神。在中国宗教观念中人人都可以成为神。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概念,没有垄断。基督教等其他宗教不允许人成为上帝。因此,佛教本身主张依法不依人,没有权威概念。
第三,佛法具有包容和圆通的教理,其他宗教具有排他性和独断性。这完全是从学术意义上谈这个问题,信教的听众请包涵。魏晋南北朝的乱世中,面对“易子相食”的惨状,人们如何安身立命,儒家思想不足以解决这一问题。佛教从宫廷移到民间,加上道教本来就植根于民间。因此这一时期,是宗教最为发达的时期。佛教和道教相互学习。道家吸收儒家成为玄学。为中国哲学作出重大贡献,先秦主要讨论道德问题,这时候开始讨论有无、体用的问题。现在都信仰上帝的基督教和天主教在北爱尔兰宗教活动中产生冲突;对穆罕默德的《古兰经》不同教派也不一样。但是佛教的不同宗派没有打仗,只是讨论问题。道教的不同教派也没有冲突,只是修行法门不同。根本问题是,中国宗教是稳定的三角形,那就是儒、释、道三教合一,宋代新儒家形成,保留儒家基本价值观念,同时吸收佛道智慧。“出入佛老数十年,终归六经。”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不是先读《孝经》才能行孝,侍奉父亲的行为就是孝道。要大其心,追求个体生命之上的大我,这就是典型体现。陶渊明出身儒生,接受道教、佛教智慧,说:“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第四,佛法主张众生平等,爱是无限的,道教和儒家也是这一倾向。在其他西方宗教,爱是有限的。基督教、天主教认为他们也是普遍的爱,但是没有对异教徒的爱的责任。全世界可以接收中国的一个伦理观念,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已经成为全世界的普世原则。我又加上一句“己所欲,亦勿施于人”。例如你能喝酒,不要强行逼迫别人喝。
第五,佛教讲往生净土,道教是上天堂,儒家没有天界,都教人行善积德。佛教认为心净则佛土净。三教所有修行宗旨不外乎“生死”两个字,这不是纯粹知识性问题,最终要落实到实践层面。如果你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和经历,就难以体验更深。等我离开世间时你们能送我一程,我就很欣慰,同时我的生命在你们身上延长!
- 上一篇:关于老庄哲学中的内在性和超越性的看法
- 下一篇:老庄道家独特的认识方式